第136章 骑兵连,进攻(1 / 2)

加入书签

第136章  骑兵连,进攻

        “哼!”

        “有什么不一样?”

        “3600颗手雷就想干掉小日子的一个精锐联队,把打仗搞得跟闹着玩呢?”

        很快,看到李云龙率领独立团消灭山崎联队的剧情,老首长再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顿时不满的斥责到。

        “老首长,这我就有些不同的看法了。”

        别看老古叫得最凶,但最终敢跟老首长理论的,却还得是政委老孙。

        老孙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就喜欢认死理,“不知道老首长还记不记得关家坳之战?”

        “哼,你不会想说,当年如果用这种战术,我们就能达到战术目标了吧?”

        老首长再次冷哼,一是对小孙竟然敢顶撞自己感到不满,再则是对他所说的事情感到不屑。

        “这部剧里的情况却跟关家坳有些不同,当年在关家坳,小日子们居高临下,借助窑洞搭建了暗堡等工事,还占据了关家坳对面的高地,形成交叉火力,防得密不透风。”

        “但这部剧里面不一样,山崎大队只是占据了一个台型工事,就像这个茶杯。”

        说着孙政委将茶杯扣在桌子上,指了指杯底的位置,“他们虽然居高临下,但山脚的位置却是他们的火力盲区,所以,剧中李云龙所提出的土工作业推进到山底的位置,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那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在进行土工作业的时候,小日子们前来骚扰,是386旅的炮兵在进行掩护……”

        老首长说着说着,自己的声音就小了下去。

        身为老行伍,并且是从那个年代杀出来的老人,他怎么会不明白,386旅在剧中作为我军主力,怎么可能没有重火力,所以有火炮是很正常的。

        可有,跟够不够,却是两个概念,很多时候,我军是没有那么多炮弹可以挥霍的,所以,用更廉价的边区造手榴弹作为平替,无疑是非常合理的。

        至于将手榴弹扔到30米外的高地上,对于那个年代经过特殊训练的战士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更何况剧中最后独立团也不是靠这3600颗手榴弹取胜,而是在这些手榴弹的炮火掩护下,大军冲上高地,短兵相接,经过激烈的厮杀才取胜的。

        虽然电视剧中整体过程显得有些简单,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符合常理的。

        但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老首长还是对这部剧没什么好感,却又找不到理由反驳,于是,场面再次安静了起来。

        老孙三人自然也不会触霉头,首长都沉默了,谁要是再没眼力劲的说三道四,那可能就真的要挨捶了。

        “李云龙,我恭喜你发财了!”

        “发什么财啊,穷得都快成要饭的了。”

        “这事儿能瞒得过我的眼睛?我告诉伱,老子第二天就知道了!”

        电视依旧在自动播放,老首长嘴上不说,但看得倒是挺起劲的。

        四个老人就这样安静的坐在会客厅中刷剧,竟然是越看越起劲。

        听到这段对话,老首长终于蚌埠住,露出了笑容。

        老古三人当然看见了,但他们可不是傻子,一个个的赶紧扭过头去,装作什么都没看到,在认真看电视的模样。

        但其实,转过头去的他们也都笑了起来。

        这一幕他们实在太熟悉了,当年老首长可不就是这样从老古手中搜刮战利品的吗!

        后来老古才知道,原来老首长当年可是去老毛子那里专门学习过情报作战技巧的,怪不得什么都瞒不过老首长。

        而剧中李云龙伏击战地观摩团的剧情,他们看得也非常眼熟。

        不过现实中这并不是李云龙干的,而是他们老首长的手笔。

        当年,小日子大将军亲自策划了一个“铁滚扫荡”战术,洋洋得意的从各地调来了180多个军官,组了个所谓的战地观摩团,以炫耀大将军的杰作。

        结果这个情报被老首长截获,通过地图断定了战地观摩团必经之路,于是命令老古带兵前去埋伏。

        不过老首长可没给小日子拼刺刀的机会,只用了三个小时,便击毙旅以下军官120人,6个大佐,一百多个中队长。

        如此惨败,让小日子一位少将当场切腹。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小日子们在坦克上涂上“专打386旅独立团”的字样。

        这事儿还真的发生过,只不过是小日子被老首长搞得头痛,所以写的是“专打386旅”,并没有独立团什么事儿!

        看到自己当年的杰作被搬上荧幕,老首长如何能不开心。

        也正因为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让几位老人看得很有代入感,不自觉的就沉浸了进去。

        老古等人也都回想起了当年的青葱岁月,那时候在夕阳下,一起打小日子的艰苦岁月。

        不过老首长还是有些遗憾,他最得意的,其实还不是这些,想当年,他一人在上海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是何等的风光。

        如今,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吧?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残阳洒下缕缕红光照在小院,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迈步走入院内。

        “爸呢?”

        中年看到正好走出屋的妇人,开口问道。

        “跟古叔他们几个在屋里看电视呢!”妇人指了指会客室。

        “看电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