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民国:遥遥皎皎月,一杯英雄酒看今朝16(2 / 2)

加入书签

班主没有说话,面无表情的朝里面走去,不一会,就有两个人缓缓登上了戏台,语调清脆婉转。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如此的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让坐下的人纷纷的入了迷,如痴如醉,听那樊梨花移山倒海,张飞喝断当阳桥,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一曲小戏折,台上的人唱着悲欢离合,台下寇人笑吟吟,坐的是豺狼虎豹,恶鬼当道。随着鼓声急切,唱腔愈发悲愤,台下那些豺狼竟似也怔住了。

袍袖起起落落,蓝阳秋看着下方,又看着不远处的女子,两人遥遥相对。

他唱给各路鬼神,唱给老祖宗,唱给心上人听,他看见她说,很棒,她看见她拍死叫好,看见她眼里含着泪水从容淡定。

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戏台上吸引时,戏院的大门不知不觉关上了,刺鼻的油缓缓地淋在了木头上方,一把火点燃了天际。

(这个情节出赤伶背景故事,名角裴晏的演绎改编,大家感兴趣的去搜一下)

敌军惊慌失措起来,想要冲出去,但火势太猛了,呛鼻的烟味瞬间蔓延,熏得人的眼睛难受

看着下方的人气急败坏的叫着,八嘎呀路的声音此起彼伏,台上的人依旧不为所动。

日军拿起枪,仇恨的看着上面的,噼里啪啦的,除了才上唱曲的人,戏班的人全冲出去,和他们拼了起来。

“嗨,我这把老骨头,好歹也能当上几百发子弹。”

火光耀眼,血液飞溅,痛苦哀嚎声不止,一声枪响,台上的大师兄中弹倒地。

蓝阳秋眼神悲痛,幕布未落,他坚持唱了下去,一个男人走了出去,开始和他搭戏。

“三师兄。”

三师兄笑了一下:“老人说,戏一旦开腔就必须唱完,人不听并不代表鬼神不听,戏一开腔八方来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

他说:“我不想当懦夫了。”

两人唱着,下方打着,最后一曲唱完,蓝阳秋开口唱霸王别姬。

先前唱给国,后唱给人。

“想我项羽乎。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许清岚听着,明明眼里全是泪水,却偏偏笑得灿烂无比。

瞧,她亲自挑选的儿郎。

娘亲,你看到了吗,位卑未敢忘忧国,无人知晓又何妨,蓝阳秋虽是戏子,但他不比任何李公子,王公子,陈公子差。

奄奄一息时,许清岚看到蓝阳秋了中弹,却依然执着的朝自己奔来。

“我抱着你。”蓝阳秋浑身是血,温柔的将她抱住,将脸贴在她的脸上,慢慢闭上眼。

许清岚轻轻叹了口气,她很想说,蓝阳秋,你忘记娶我了。

一生的记忆走马观花,许清岚忽然想起了凤仪。

满满姐,到底是我失约了。

对不起啊,下辈子向你赔罪。

一曲终,白骨青灰漫天。

远处看着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的小路哭着,拿出糖塞到嘴里,他又哭剥了一颗:“师姐,你骗人,这糖一点也不甜,我吃了两颗,都不甜。”

(这个情节出赤伶,背景故事:民国时期战火连绵,名角儿裴晏之所在地安远县被包围。日军来到戏院要求戏班子给他们做慰问演出,并指明要裴晏之出场,否则就烧了整个戏楼。裴晏之没有拒绝,转身来到梳妆台前描起了眉目。台上裴晏之水袖柔婉,昆腔妙曼唱着《桃花扇》,台下日军听的如痴如醉。突然裴晏之大喊一声“点火!”。等到日军反应过来时,火势早已蔓延。日军想逃出去却发现门已被封死。戏楼塌了,戏却未终。熊熊大火中,台上仍咿咿呀呀的唱着悲欢离合的《桃花扇》,因为老先生曾说过,戏一旦起就必须唱完。世人皆道戏子无情,却怎知戏子也有心。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