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初步测试完成(1 / 2)

加入书签

第766章  初步测试完成

        伴随着数据的反馈,一项项测试通过,刘海也松了一口气。

        孙爱国虽然不明白这一项项测试代表什么,但是看着刘海在本子上不断地写出一个个数据,每一项测试都有一个正确的区间数值,测试结果如果在这个正确的数值之间,那就没问题。

        之所以这個数值是个区间,是因为发动机本身工作状态有区别在加力的状态下各部分的数据就较高,比如温度,还有油管压力等等等等。

        “厂长,发动机初步测试已经完成,您看多久上试车台?”这个也是必须要走的流程。

        “上,马上就上,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孙爱国就等着这句话。

        然后孙爱国,刘海还有主管军工的副厂长签字。

        在场内测试完毕的发动机,就送到专业的试车台去测试。

        这个试车台,并不在摩托车厂内部,而是在一个山沟沟里面。

        第二天刘海还有孙爱国等人也一起前往这个地方。

        发动机出厂包装好,然后装在箱式货车里面,运往试车台。

        虽然看起来就是几辆厢式货车,但是安保做的还是非常严格。

        平平安安顺利到了试车台所在的山区,发动机卸下来之后又检查了一遍,然后才开始上试车台。

        反正发动机测试流程就是这样。

        连接好各种管路启动设备,这次并不是刘海指挥,而是专业的人。

        发动机开始点火,刘海孙爱国这些远远的看着山沟沟里面试车台上的发动机。

        虽然理论上试车已经做好了各种安全工作,但是刘海还有孙爱国这些还是远离,因为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其实这种战斗机发动机测试危险性并不高,危险性高的是液体燃料火箭推进器,那玩意儿危险的也是燃料。

        万一出现泄漏或者其他事故,那就麻烦了。

        刘海看到发动机尾部喷出的红色火焰,就知道稳了,不管如何只要点火成功,哪怕后面有事情也可以继续优化。

        接连一个月的测试,终于拿到了这台发动机的初步数据。

        “很好,很好!”测试数据出来的这一天,有关战斗机的主管部门的领导亲自到场,看着薄薄的一张纸,上面出现的数据,高兴的差点哈哈大笑。

        数据如下:单台推力8.0吨,加力推力13.1吨。

        单台整体重量1.6吨。

        风扇3级轴流式,转子叶片材料为钛合金。

        压气机9级轴流式,头3级材料为钛合金,后6级为特种钢。

        燃烧室燃油经多个双锥喷嘴和多个小涡流杯喷出并雾化,实现无烟燃烧,具有均匀的出口温度场,材质是耐高温镍基合金材质。

        高压涡轮单级轴流式,高负荷气冷叶片,用冲击和气膜冷却,叶片采用了单晶铸造方法。

        合金晶化这是这是航空发动机里面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这台发动机是刘海根据苏27本身的发动机吸收了部分航母上  F135发动机。

        还有F/A18C使用的F404-GE-402EPE发动机,推力为7.9吨,历史上这个发动机是在1991年换装的。

        当然f135发动机是全权数字化系统,所以现在没办法抄很多东西。

        F135发动机是从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延伸而来的,加力推力超过了18吨。

        不过f135发动机现在抄根本没办法抄,全权电子控制系统现在还不合适。

        而且如果使用全权电子系统控制,现在的这台发动机性能还能提升。

        “刘工,好样的!”部门领导带头鼓掌部门,领导来之前早就把我们国内相关这一块的技术资料背的滚瓜烂熟。

        我们国内现在使用的飞机发动机推力不到6吨。

        飞机发动机的推力代表什么,那就代表着战斗力,代表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油,扩大作战半径,能够携带更多的武器装备,让战斗机的战斗力更强。

        携带功率更大的雷达,让飞机能够看得更远,打得更远。

        “多谢领导夸奖,这是我应该做的。”刘海表面上谦虚,其实心里很高兴,大考这一关过了。

        虽然这个发动机的各项参数指标对比2020年各个国家五代机的发动机指标还差得比较远,但是这个发动机自己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可以说有很多技术方面的融合。

        毕竟自己当初学到的发动机技术与航母上的发动机技术是属于两个方向,当然后面我们的太行发动机也是吸收了各家之长。

        不过这一段时间刘海也是很累,一有时间进航母空间,就在里面待上很长时间,也多亏了航母空间里面的各种设计软件,航母上有专门的航空发动力机软件,主要是帮助工程师们快速的了解航空发动机现在的状态,使用寿命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工程师手里面的资料帮助也是很大。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工程师们手里的资料,因为工程师想要完成飞机维护保养诊断任务,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料判断,又要有足够的方法快速维修保养。

        这些工程师的笔记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很多小窍门在正规的工艺流程里面没有。

        后面白头鹰为什么说他没办法再次登月,一方面说他的资料遗失了,但是更多的说法是工人笔记没有了。

        其实在2020年肥鹅在很多武器装备方面也是这样,有足够的资料,但是要把这些资料变成完整的零部件或者装备没有人。

        因为两个国家中间这一代老工人已经老去了,而新工人根本不知道前面老工人怎么做的。

        说个不好听一点,就像我们国家有些古老的工艺,你就是完完整整的拿到这些工艺记载,也不能复原。

        肥鹅用了很多年都没吃透他们图160轰炸机的控制系统,更别说把控制系统改成电传系统之类的。

        当然肥熊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在分家之前,他的这个技术系统不管制造还是设计,都不是在一个地方完成。

        比如这个飞机发动机零件可能遍布他加盟国几百个工厂生产的零件汇聚起来。

        所以再想复原难度就更大了。

        当然另外一方面也是没钱,如果有钱不断的试错的话,那么可能几年时间就能摸清楚。

        至于白头鹰的情况就不好说了,究竟是他数据造假还是说真的资料丢失。

        会议室里面掌声经久不息,能够来参加这个会议的,当然知道这台战斗机发动机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