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当书火了(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却听陈晋接着说:“褚秀才,你可愿意留下?”

        “留下?”

        他精神一振,连忙问道。

        “嗯,留在书斋当个普通店员,月俸没那么多,一个月两贯钱,依然包午饭一顿。”

        这条件的收入自然比不过抄书,胜在清闲,光是那一顿饭,就远超其他了。

        褚秀才忙道:“承蒙公子收留,褚某自然愿意留下来做事。”

        “谈不上收留,我这店里,本就需要个人手的。”

        陈晋心中已有计划,不可能天天守着三味书斋,小倩亦然。两人都属于修行中人,每天的时间,除开必须解决的日常琐事,重心都要放在修炼之上,哪有那么多闲工夫招呼客人,讨价还价?

        这种情况下,留下褚秀才,让他做前台,再合适不过。

        其做事勤奋且细致,能胜任这份工作。

        他更需要这份工作。

        解决了工作问题,没了后顾之忧,褚秀才明显变得轻松起来,问道:“公子,今天此道中人没有新作吗?”

        说起书法,这几天来,陈晋先后写了九幅。

        每一次,几乎都是前脚刚挂上去,后脚就来人买走了。速度之快,都让他感到怀疑,是不是被人监视了。

        但巡查一番后,又没有发现异样。

        后面几拨来买字的,并不是那个说哭就哭的痴怪书生,而是另有其人。

        不同的人。

        卖字之际,陈晋仔细观察,但都失望了。

        这些人气血平庸,就是普通的人。

        好奇之下,陈晋问对方为何要花一两来买这字,对方只回答说觉得字好,所以就买了。

        这答案明显是托词。

        如果是一次两次,也许还有可能,但那么多次,就绝非偶然了。

        可以肯定的是,幕后有人在收购他的字。

        是谁?

        那个怪书生吗?

        真得是觉得字好词佳,然后青睐有加?

        褚秀才则兴冲冲地说可能是遇到藏家了。

        他口中说的藏家,也是炒家,时常在文庙街一带活动,在各种店铺流连买货,若是遇到觉得有潜力的新人作品,便会趁机大量买下。

        买回去后,当然不止是收藏,主要是等待升值,然后大赚一笔。

        做这种买卖的,首先得具备过人的目光,还要有雄厚的本钱支持,以及人脉关系等。这样,才能把货品炒起来,从而做到奇货可居。

        现在陈晋碰到的情况,有点像,但又存在诸多差异和疑点。

        可不管怎么看,此事对于他都没有任何坏处,写出的书法,本就是拿来卖的,卖得好,总比无人问津强。

        不过陈晋是个爱较真的人,既然觉得疑惑,便想要弄个水落石出。

        今天,他又拿出了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见到此句,褚秀才赞叹不已,大呼“有才”。

        小心翼翼接过,就想挂上去。

        有客进来,口中叫着:“店家,可有‘此道中人’的新作?”

        果然就来了……

        陈晋眉头一挑,打量对方,这次来的人却是个随从打扮的青年,长相普通,全身都普普通通。

        褚秀才晃了晃手中的字:“正有一幅。”

        “多少钱?”

        “一两。”

        报出这个价的时候,褚秀才其实有那么一点不情不愿。

        随着行情紧俏,他跟陈晋提议过,该涨价了。一幅从一两提到二两,而或更多,都是可行的。

        然而陈晋并没有接受,依然坚持原价,只卖一两。

        对此褚秀才颇为费解,有钱赚为何不赚?转念一想,猜测陈晋并不想通过售卖作品来牟利,而是要籍此扬名。

        这样解释的话,就通了。

        也是,如果名气起来了,跻身名家级别,那写出来的作品何止几两?

        几十两,甚至过百两都不在话下。

        所以,还是公子有格局,看得远呀。

        于是褚秀才就不再念叨,一切听吩咐行事。

        “这是一两。”

        那青年掏出块碎银子。

        褚秀才接过上称,确认无误。

        银子交易就那么麻烦,很多时候还得剪切,可不用银子用铜钱的话,一贯钱沉甸甸的,也是累赘。

        还是用银票简捷。

        不过这人来买字,好像早知道了价格,是以准备好了一两银子,分毫不差。

        由此可知,绝对的有备而来。

        陈晋更被勾起了好奇,如果真是来买字,又何必弄这么多花招?

        每次来买,还换着人来。

        这算什么操作?

        欲盖弥彰?

        此地无银三百两?

        又或者,故意如此,好引他去的?

        青年随从接过书法,很宝贝地拿好了,这才离开店铺。

        陈晋道:“我出去一趟。”

        说着,轻步而行,走出店门,目光一扫,捕捉到对方的行踪,立刻跟了上去。

        跟踪之时,心神警惕地关注着四周情况。

        他可不愿螳螂捕蝉,被人黄雀在后。

        随着庙会临近,街上热闹了许多,人来人往,特别多的小孩子,他们在追逐嬉戏,一路撒下欢乐的笑声。

        走了一段路,陈晋并未察觉到异常,很快捕捉到了个契机,刹那间施展出隐形法。

        万丈红尘隐形法,当进入状态,将会处于某种玄妙之境,仿若世外之人,从而更好地观察四周的一切。

        他如今修为精进,即使街上人群往来,也毫无妨碍。

        那些都是普通人罢了,难以造成干扰。

        若是存在奇人异士,江湖高手,那对方在发现陈晋的同时,陈晋也能发现对方。

        这次跟踪出行,不就是为了找出幕后之人吗?

        当书火了,我要吃烧鸡!感谢书友“蔑十方”的慷慨打赏,本月破天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