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自悟《心念烧纸法》(1 / 2)

加入书签

第153章  自悟《心念烧纸法》

        在凄冷的风雨中,顾乐游回到了云山观。

        这是一间小道观,香火绵薄,没甚田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不如五岭上的出云观。

        主持白冠道人上了年纪,身体不好,他有两个徒弟:大徒弟“苏云”是个自幼收养的孤儿,当做衣钵传人来培养的;二徒弟“聂锋”是俗家弟子,其父为江州振丰镖局的总镖头。

        白冠道人属于散修,懂得几套拳脚功夫,看家本领却是轻功,名为《甲马步》,施展开来,迅速无比。

        此功源自地煞术之一的“神行”,练成之后,能驾驭甲马,日行五百里,甚至日行八百里,颇为了得。

        因为有此本事手段,苏云在江州驿馆里当上了“急脚递使”,就是负责传送加急公文的人。属于编制内人员了,收入尚可。

        但这样的工作,时常要出差,一走可能好几天。

        二徒弟聂锋出师后回到镖局帮忙,做上了镖师。

        在一次任务期间,顾乐游与苏云结识,两人身世相仿,脾性相投,很快成为朋友。得知顾乐游初来乍到,还没有地方落脚,苏云热情邀请他到云山观来挂单。

        顾乐游不想去城中打扰陈晋,于是就答应了,带着刘元在道观住了下来。

        回到道观,一名二十多岁的短须青年正等在那里,正是那聂锋:“顾道兄,怎地就你一人?”

        顾乐游叹口气:“我那朋友身子不适,生了病,不能来帮忙了。”

        “生病?”

        聂锋一怔,感到意外。

        振丰镖局新近接了一趟镖货,颇为贵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回道观,准备叫师兄帮忙押送。不料苏云刚好要出差,无暇分身,于是推荐了顾乐游。

        顾乐游是个闲不住的,又有酬劳拿,自然满口答应。听聂锋说还需要得力人手,顿时想起陈晋,要把书生叫上一起走镖,热闹热闹。没想到陈晋病倒了,唯有作罢。

        先前在聂锋面前,顾乐游没少夸陈晋的本事。

        对此聂锋半信半疑,觉得顾乐游在吹牛,而今听说陈晋生病来不了,更加确定了。

        若是真正入流的人物,哪会轻易病倒的?

        顾乐游问:“这趟镖货什么时候走?”

        聂锋含糊道:“现在还不能确定,反正明天顾道兄来我家镖局即可。”

        镖局走货,特别是贵重之物,行镖路线和时间等关键因素都得保密,只有镖局内寥寥无几的核心人员才知情。出发之前,更不能与旁人分说,以免泄露。

        顾乐游也懂得其中规矩,就是随口一问。

        聂锋还有事,去跟师父白冠道人道别,然后匆匆离开了。

        目送他背影,顾乐游叹了一声。

        像他们这般的底层修者,真是奔波劳碌,各种忙活。问题是忙活到最后,猛地发觉,居然还是两手空空……

        相比之下,顾乐游算是有师辈庇荫的了,年纪轻轻当上了观主。以五岭现阶段的状况,留在岭南,他倒不愁吃喝,能生活无忧。

        只是年轻的道士不甘平凡,不愿意一辈子碌碌无为,于是选择出走,离开岭南,进入中原,要闯荡出一番世界。

        闯荡,往往意味着从头再来,所有的东西都得奋力拼搏。

        聂锋家里有个镖局,算是殷实的家庭,不过根据他的说法,近年来时势动荡,凶险倍增,镖货越来越难走了,稍有不慎,便会发生倾覆之祸,所以这趟镖货贵重,他到处寻找人手压阵。

        像他家的这个样子,想要找到真正的高手并不容易,也请不起。

        顾乐游是师兄苏云介绍引荐的,瞧不出底细,但看样子不像是高手,只能说凑合着用,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顾乐游倒不介意对方的看法,他心中仍在为陈晋担心,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毛病,看书生的样子,绝对不会轻松。

        只无奈,他实在帮不上忙。

        “观主师兄,陈公子病了?”

        刘元一脸关切地问道。

        顾乐游点了点头,转个话题:“我明天进城跟镖局走货,你一个人留在道观,可要照顾好老主持。”

        老主持便是白冠道人,年过花甲,对于修者而言并不算老,只是他修行出了岔子,致使身体早衰,垮得厉害,看上去风烛残年,且行动不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由于诸多毛病,白冠道人的日常生活都成问题,需要有人照顾。然而云山观内并无道童,以前是有的,可生活艰苦,又学不到东西,那些道童都跑光了。

        现在道观里就有个聂锋派来的小厮在侍候着。

        住进道观后,拜见老主持,在对方身上,顾乐游不禁想起自家师父,于是主动帮忙,有时间便与刘元一起照料白冠道人的衣食起居。

        对于观主师兄的吩咐,刘元连忙答应下来,身为道童,擅于照顾人,倒没什么。

        ……

        冬雨缠绵,从早到晚,不曾停过。

        晚饭是牛肉炖黄豆。

        牛肉是小倩跑了两处街市才买到的,真难为她了。

        小倩说陈晋的症状畏寒怕冷,所以要多吃牛羊肉来补充血气。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全对。

        陈晋的身体本无问题,怕冷乃是妄念作祟,不由控制。

        由此可知,神魄遭受到的侵蚀污秽已经影响严重了。

        傍晚时分,书斋打烊后,褚秀才来过一次,主要是探望,兼且汇报店铺的生意事宜。

        这几天来,陈晋没有去过书斋。他不去,小倩自然也不会去。

        可以说,店里的买卖全部交给褚秀才了。

        褚秀才为人踏实,做事勤勉,是个可靠的,无需担心做什么手脚。

        其实这么一间书店,也没多少手脚可做,庙会过后,又是淡季,生意冷清得很,一天下来,赚不到几文钱。

        前一阵子,借助“衣带渐宽郎”和“天涯芳草君”的名头,给三味书斋带来不少流量,不过陈晋性情清淡,不喜交际,后面也不再有新词出来,慢慢的热度便过去了,一切恢复常态。

        褚秀才很关心陈晋的病情,并以为他得了风寒。

        风寒这个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身子骨弱的,熬不住的话,甚至会一命呜呼。

        褚秀才可不知道陈晋的情况,难免忧心忡忡,如果公子真出了什么差错,可如何是好?

        陈晋不管他在那胡思乱想,只让他安心打理店铺即可。

        褚秀才又道:“公子,近日听说弥勒教又开始游神收钱,到时候来到店门口时,该如何应付?”

        陈晋眉头一皱,这些教众死灰复燃,真是难以杜绝,想了想:“你就按例给钱吧,省得麻烦。”

        闻言,褚秀才不禁松了口气。

        本来看到陈晋生病,不该拿这事来烦他,可毕竟牵涉到用钱的问题,没有东家批准,褚秀才不敢拿主意。

        原本还担心陈晋会像上次那般给一文钱来羞辱人,届时只得褚秀才一个,搞出什么幺蛾子,他实在没有信心应付得了。以他的性子和身份,只愿息事宁人。

        打发走褚秀才后,小倩忽道:“公子,要不我去解决掉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