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佛门金身铸法灯(1 / 2)

加入书签

第196章  佛门金身铸法灯

        一个“名”字,包含着多重涵义,名义、名声、名誉……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乾朝,名分颇为重要。

        让陈晋把苏瑾明媒正娶娶入门,这是苏孝文最大的遗愿;与此同时,也是苏瑾心底里的美好期盼。

        她属于那种传统的闺秀女子,讲究从一而终,更讲求一个名分。

        所以陈晋才会做这些事来“摆平”苏孝明和苏孝成。

        在古代社会,不管男方还是女方,与氏族决裂,都是难以接受的选择。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断然不会走到那一步。

        譬如说苏孝文,虽然与家里分裂了,但最后,还是决定落叶归根,让女儿把他的骨灰护送回家,埋入祖山。

        唯有如此,魂灵才能回到宗族的祠堂。

        而苏氏这边,倒也算包容,没有任何的刁难和欺凌。

        话说回来,苏孝文与族里的冲突,主要是政见不合,亲情方面,却无龌龊。

        在了解到苏氏的行为作风后,陈晋觉得,双方没有激发矛盾,势不两立的必要。

        于是和老师一番商讨之下,直接祭出了“聘书”这一招。

        如果苏孝明他们一口咬定伪造,不承认,那就是另一个故事走向了。

        但好在,苏孝明兄弟俩还是要脸,也讲究规矩礼仪的。

        当尘埃落定,接下来商议的气氛就要融洽轻松得多了,甚至不时传出了笑声来。

        半个时辰后,所有事情谈妥,陈晋起身告辞,一脸和煦的苏孝成送到了门外。

        顾乐游等在外面,他听力过人,自然听到了七七八八,对于陈晋,只能说“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眼看着难以调和的僵局,一上午工夫,便已化干戈为玉帛。

        这等手段,甚至称得上“翻云覆雨”。

        关于亲事的日子时辰还没有最终决定,得查过黄历,但十月是有好日子的,无需等待多久。

        在此之前,陈晋得找个麻利的媒婆来做事。

        虽然“聘书”有了,但把程序从头再走一遍无所谓,显得更加完整,以及有仪式感。

        另外,某些要求,陈晋需要通过媒婆的嘴里表达出来。

        媒婆不难找,苏氏那边甚至直接推荐了两三个人选。

        陈晋要求也不高,选中一个就行。

        这媒婆很快就开始做事,她代表陈晋方,先来和苏孝明说了一通,然后再去找苏瑾。

        都不用费什么口舌的,等同于通知传信而已。

        ……

        “陈解元对于嫁妆没甚要求,但特别要求,需要六盏老的魁星灯……”

        大厅上,苏孝明叫来苏孝成:“这是个什么意思?”

        苏孝成笑道:“能有什么意思?大概是想讨个吉利兆头吧,他毕竟是要进京赶考的人。”

        “魁星灯的寓意我知道,但六盏会不会多了?据我所知,苏瑾家里,也有三盏,都是以前老四留下的。”

        苏孝成听明白了大哥的意思,沉吟片刻:“老四那三盏就不算了,咱们便顺他的意,准备够六盏给过去,算起来,一共九盏,数字也好听。”

        陈晋将成为苏氏女婿,从某种意义上讲,那就是“自己人”了。

        对于自己人,自然得慷慨大方些,才能拉拢到人心。

        毕竟当前时局不安,苏氏的处境颇为艰难,陈晋的出现,或许是个破局的机会。

        苏孝明点点头:“嗯,那就这样做,反正家里不缺魁星灯,既然要送去做嫁妆的,就得挑选好的老物件,把人情做得漂亮。”

        “我亲自去选。”

        苏孝成说道,从一开始,他就颇为上心地拉拢陈晋,现在便是个机会。

        ……

        陈晋与顾乐游已不在悦来客栈住了,而是搬进了苏孝明安排的那座宅子里。

        宅子不算大,但各种事物一应俱全,环境清雅,院子里种植着数丛修竹,片片竹叶苍翠欲滴。

        在这段时间内,陈晋是不可能去找苏瑾见面的。他就在这边布置宅子,买好各种成亲用品。好在有顾乐游帮忙,苏孝成又把上次那两名婢女送过来了。

        是“送”不是“派”,等于把婢女的所有权易手。

        像陈晋现在的情况,屋子里的确需要人手来张罗打点。

        当然,婢女送来,最高兴的还是顾乐游,他又可以进行摸底工作,与婢女们促膝谈心了。

        如此一来,实际上要陈晋来做的事并不多,好在有先见之明,已然把九盏魁星灯先拿到手了。

        趁着时间功夫,正好把灯给炼制出来。

        事关修行法门,不可怠慢。

        关于提炼铸造的方案,陈晋与顾乐游商讨了多次,这才定了下来。

        两人乔装打扮,到外面寻了个合适的打铁铺子,以高价租下,然后开工。

        他们都是打过铁的,在这方面颇有经验。

        手上拿到的九盏魁星灯,每一盏都是保存良好品质上佳的老灯,随便一盏拿出去,都可以当古董来卖,能卖出个好价格来。

        但民间器物,终究只是俗品,而陈晋的要求是打造出一件法器来。

        即使不能直接出成品,也得弄成个好胚子。

        法器成品,对于材料品阶,以及工匠手法等要求甚高,难以实现,所以还是打成个胚子比较现实。

        胚子未必就不好,事实上从胚胎养起来的话,最后的成品效果会更佳。

        最明显的例子,陈晋的那把守恒剑,就是从剑胚开始养成的。

        为了提升这盏法灯的品质,不光从九盏老灯中提取最好的材料,在熔制之际,陈晋还添加了另一种材料:无垢金身粉!

        顾乐游见着,直呼肉疼:“奢侈,实在太奢侈了……”

        以佛门金身来铸造法灯,除了陈晋,恐怕再找不到第二家了。有此加持,就算只得个灯盏胚子,根本不用点灯,挂出去就能镇煞驱邪,鬼神辟易。

        在这个程度上讲,这灯盏胚子,就超过许多普通级别的法器了。

        用过这一次后,本来只剩半瓶的金身粉末,又不见了一半去,所剩不多了。

        陈晋倒不觉得可惜,材料东西,本来就是要用出去的。好比赚钱,辛辛苦苦赚到的钱不用,不拿来享受,当个守财奴,又有什么意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