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罗刹海市(1 / 2)

加入书签

第218章  罗刹海市

        陈晋与河神打过交道,与山神打过交道,与土地神也打过交道……

        但海神,现在属于头一回。

        当然,他所认知理解的“神”是不一样的,可不妨碍跟着出来长长见识。

        甲板上海风甚大,四下挂着好几盏特制的气死风灯,照出光亮来。

        商船装载的主要是商品货物,纯粹的乘客并不多,只得十来个人左右,属于捎带上的。

        数量最多的是船员水手,以及商行的护卫们。

        他们正在七手八脚地忙活着,把一个个笼子从船舱内搬上来。

        笼子或大或小,装着的都是动物,有猪有羊有鸡,甚至还有大黄牛……

        这些,便是祭品了。

        看这番场面,熟手得很,相当有经验,不是第一次干。

        听船员的说法,他们每一次出航,几乎都会有这么一回。

        海神祭!

        其实启航之前,在岸上就会专门做一场法事。

        据说祭祀过了,便能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如果还遇到狂风大浪,那就是先前祭祀的诚意不够,要在船上补一场。

        譬如现在。

        靠海者多信仰,根源在于汪洋大海的神秘性,以及不可抗性。

        这一点无可厚非。

        毕竟鬼神信奉,往往先源自“畏惧”。

        当祭祀程序做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往海里投放祭品,那些猪羊嗷嗷叫着,随即被海水吞没。

        然后众人开始跪拜,磕头,奉香等。

        陈晋没有跪拜,但也敬了一炷香。

        做完之后,又回舱房睡觉了。

        也许是这场祭祀起了作用,这一夜有惊无险地渡过,到了第二天,已是万里晴空。

        在远行旅途上,陈晋不在乎孤单一人,也无所谓各种突发事端,他最为头疼的,只得一个:吃饭的问题。

        没办法,武者多讲究,食不厌细,烩不厌精。粗茶淡饭,只能把胃部填充,却带不来真正的“饱腹感”。

        在以前,饮食的事,要么是小倩管,要么是顾乐游打理,到如今,只能靠陈晋自己了。

        虽然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也得看环境条件。

        如今在船上倒还可以,只要缴足钱,顿顿有鱼吃,都是很大条的海鱼,腥味重,不过营养很足。

        吃过午饭,陈晋返回舱房,在过道上见站着个小女孩,大概十一二岁的样子,身形干瘦,穿一件旧衣裳,眼巴巴地看着他。

        “小姑娘,你有什么事?”

        小女孩看他神态和气,鼓起勇气道:“公子,你能救救我爷爷吗?”

        “你爷爷?”

        “嗯,他倒在舱房中起不来了。”

        陈晋一怔:“伱带我去看看。”

        进入那间舱房,看到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躺在地上,约莫六十多岁的样子。

        老者并未昏迷,见到陈晋进来,下意识地身子一缩。

        陈晋笑道:“老丈莫怕,我是来帮你的,你这是?”

        一问之下,才知道对方并非生病,而是一天没吃过东西,饿着的。

        爷孙俩从云州来,老者的儿子前年到罗刹海洲做营生,算是扎了根,就写信回家,要他们过来团圆,一起生活。

        老者便带着孙女出行,一路节衣缩食,赶到飞鱼港,身上所有的钱只够买船票,最便宜的不包伙食那种。

        至于身上带着的最后一点干粮,爷爷都留给孙女吃了。他上了年纪,饿了几顿,便感到有气无力的了。

        陈晋听完,掏出一串钱交给名叫“阿芸”的小女孩,让她去买点食物回来。

        阿芸道谢,一会之后,买回数个馒头,先让爷爷吃。

        老者名叫“郑山”,也是饿得慌了,大口大口吃起来。

        吃过两个馒头,恢复了精神,赶紧拉着孙女就对陈晋磕头。

        陈晋不受两人的礼,道:“老丈不必客气,举手之劳罢了。”

        郑山很感激地道:“公子的举手之劳,却救了吾等性命,这是大恩,磕几个头算什么?”

        “你先坐起来,我有事请教。”

        “公子这说得哪里话?老朽惶恐,不敢言教。”

        听他的用词,应该不是普通的底层老百姓。

        陈晋就问:“从云州到此,要走好远的路,你们是怎么过来的?”

        郑山回答:“我们跟的商队。”

        陈晋顿时明白了。

        在乾朝,普通人出远门虽然困难,但也有解决的方案,比如跟商队一起走;有钱的,还能请镖局护行等。

        他又问:“云州那边,有很多人来罗刹海洲吗?”

        “据我所知,为数不少,都是过海来开荒的,能得田地,还不用交税。”

        “原来如此。”

        这应该就是以前施行的一项时策,新帝上位后亦未废除,主要的目的,就是把罗刹海洲开发出来。

        至于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要登岛后看过才行。

        而郑山所了解到的情况,也大都为耳闻,以及儿子信上的说辞。

        又说了会话,陈晋告辞离开。

        到了下午时分,商船平安靠岸,停在了一个码头上。

        相比飞鱼巷那边,这边的码头要显得简陋些,但胜在稳靠。

        到岸了,乘客们开始下船。

        陈晋注意到商行的人居然把锅灰搽到脸上,弄得黑乎乎的,都认不出人来了,大感好奇,不禁开口询问。

        对方笑答:“罗刹土人脾性古怪,喜黑不喜白,想要跟他们做生意,只能把自己弄黑了,弄成一个样,才能博取好感。”

        陈晋:“……”

        不禁想起那个很出名的志怪小说:《罗刹海市》。

        于是问道:“那我不搽黑的话,也没事吧?”

        “只要你不有求于人,就没事……阁下是第一次来吧,那可要小心。我给你一个建议,最好不要乱跑,尤其是不能去城外的乡寨山村,更不要轻易吃土人的东西。总而言之,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事先就要打听清楚当地的忌讳规矩。否则的话,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么严重?朝廷不是在岛上设立了衙门吗?衙门不管?”

        “衙门?”

        那人似乎听到了笑话:“在别的地方不清楚,但在罗刹海洲,衙门就是个摆设。来这当官的,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如果想要伸手管事,就得做好命丧黄泉的准备。不怕告诉你,先后已经有两任知府死在任上了,说是水土不服病死的,呵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