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立德篇》,老师敕神(1 / 2)

加入书签

斩杀了罗刹魔神,陈晋的威望迅速立了起来。从此之后,府衙出台的各种措施公告,都能得到百姓们的拥护和执行,几无阻力。

        乘胜追击,洪有志率领兵甲进驻大屯山村寨,接管了蔡通判的一切,最后押解着数十口箱子回城。

        箱内装载着的,都是金银财宝。

        如此大的数目,足以表明蔡通判搜刮得是何等狠厉。

        这些钱财全部充公,然后用作扩建学堂、重修府城、修筑新码头等。

        一系列工程,皆有助于民生。

        罗刹海洲物产丰饶,乃是一大宝地,只是长期以来,被四大神部落把持控制,难以得到发展。

        陈晋他们要做的,就是打破限制,开垦良田,建设果园,发掘山上的药材木料,推动贸易……

        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

        而当这些行业蓬勃发展起来后,所缴纳的税赋又能反哺回府衙这边,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这般可持续性的做法,和以前四大神们只会利用信仰教义,拼命压榨百姓民众的供奉,截然不同。

        所能取得的成效也完全不同。

        当过了秋,过了冬,过了年。

        一座焕然一新的罗刹府城拔地而起,占地面积比以前整整大了一圈,城墙高了两倍有余,城里头,街区规划整齐,房屋排列美观,街道也不再是黄泥路,而是夯实的青砖路。

        比起巨大变化的街道民居,府衙反而几无改变,依然显得简陋。

        皆因陈晋有令,要把钱都用在民生上,官府衙门,只是个办事机构,用不着高大辉煌。

        如此做法,更让民众归心。

        到了如今,满城百姓,除了海王龙神外,几无其他的神像供奉了。

        府城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桥头堡的作用,以此为中心,不断朝周边辐射,影响到了众多的土人村寨。

        在其中,陈晋主推学堂私塾,宣扬文庙,以《三字经》等为教材,开始不设限额地招收童子学生。

        孩子才是真正的未来,把他们教化好了,就等于占据了真正的阵地。

        ……

        在罗刹海洲,四季常春,季节上的变化并不明显。

        不过看着府衙后宅那株新种的枣树生机勃勃地长出了绿芽,陈晋就感受得到:

        春天来了!

        新的一年,新的一春,万物换新。

        譬如这树、譬如这城、譬如这地,以及千山万水。

        还有内景观中的文庙!

        陈晋甚至记不得具体是哪一天的晚上,当他进入内景观,来到庙里,就见到里头竖立起了一座圣人神像。

        此像和罗刹府城隔壁的文庙神像如出一辙,高冠博带,面目模糊。

        两者互为镜像,仿佛不分彼此。

        在这一瞬间,陈晋对于观想法门的领悟跃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以前,他观想的都是世上既有的事物,而或人群。

        在主观意识范畴内,外在的人与事物,基本都属于成品,也就是说它们的属性大都是为固定,很难再进行改变。

        如此情况下,你去观想它们,惟有接受它们。

        但这一次不同。

        虽然圣人神像的胚体是老胡等人打造雕刻而成,可最后装脏、加持开光等最重要的部分,却都是陈晋亲自完成的。

        他造出来的圣人神像,然后自己再来观想,最后诞生在内景观中。

        这就形成了一种闭环。

        俨然有了造物的意味。

        更代表着从此以后,在这些事情上,不再受制于外人,而能做到自产自销了。

        这是一种质的飞跃,进入了“神”的范围。

        <div  class="contentadv">        陈晋随即在这尊圣人神像上找到了新的修行法门:《立德篇》。

        《三立经》,三个篇幅,立功立言立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