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要说爱国诗人,怎么少得了陆游(1 / 2)

加入书签

“江宁老师,再后来呢?”

        “什么后来?”

        “李清照啊。”

        “好像讲过了吧,李清照南渡之后,被一位渣男欺骗,接着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对对对,我说的就是这个之后呢?”

        “这个之后就死了。”

        “死了,怎么死的?”

        “老死的。”

        “呃……”

        还算好。

        也算是安度晚年。

        就是寂寞了一些。

        不过相对之很多人好多了。

        “江宁老师,我们好像记得,您说南唐李后主对诗词也很有研究。”

        “是。”

        “要不,今天再分享一下。”

        “算了吧,再分享,你们的胸又得痛了。”

        “没事,反正痛都痛了,一次性痛个够。不然,下次还得痛。”

        “那行,我就简单讲下这位李后主。”

        都这样说了,江宁点头。

        “李后主的生平正史上有,估计大家都知道。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李后主叫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他当皇帝还算仁慈,也算是比较有为,比较进取,就是喜欢诗词歌赋。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南唐在当时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李后主虽然比较有为,但也没能让国家走向强盛。此时宋太祖夺取江山之后,他便想灭掉南唐。”

        “李煜一度向宋太祖称臣,只是虽然如此,李煜仍然加强兵防。宋太祖虽然看到李煜称降,但宋太祖雄心很大,并不接受李煜的投降,甚至还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随即发兵攻打南唐。最终,金陵失守,南唐灭亡,李煜彻底投降,被宋太祖封为违命侯。”

        这个违命侯当然是羞辱李煜的。

        这样的随便乱封名号,不只是宋太祖这么干过。

        不少皇帝都这么干过。

        只是国家都被灭亡了,这样的名头羞辱又算得了什么了,李煜也只能接受。

        “据说,南唐灭亡之后,李煜虽然没有被关起来,还被封了侯爵,但自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总体还算过得可以。只是每每想起国家灭亡,李煜只能叹气。而在这一段时间,李煜写了许多思念故国的词作。比如这一首《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江宁将这一首诗写了出来。

        与李清照一样。

        李煜的词作风格并不会用太多典,也不会用太多难解的字。

        他的很多词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大白话。

        正如这一首词。

        基本不需要任何的解释。

        只要一看,便能知道这首词作的意思。

        而也正因为这样的词作比较易懂,这首词作里面的离愁之绪,却让人很自然的感同深受。

        “剪不断,理还乱……这水平,与李清照可以相比了。”

        “我也觉得。而且,如果结合李煜的生平,我倒是觉得这感情更为的真挚。”

        “是的。”

        众人一时纷纷评价。

        相对于李清照。

        李清照确实写了许多经典的词作。

        比如她最为经典的一首,声声慢。

        虽然写得令人拍案叫绝。

        但说起来,她就是一位妇人的寂寞无聊之感。

        可对于李后主来说。

        国家灭亡的感情,却是更为的深入人心。

        这里的别是一般滋味,可真的是别是一般滋味了。

        “这只是其中一首相见欢,我们再来欣赏李煜的另一首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前世有一部网文作品很知名,就是叫做《人生长恨水长东》。

        当然。

        他写的不是李煜,写的是二郎神杨戬。

        这部书籍,看完之后不知道虐了多少人。

        无疑。

        这一句【人生长恨水长东】,却是出自于李煜之手。

        江宁继续与大家分享:“其实在南唐国家灭亡之前,李煜虽然也好诗词,但他写的诗词并不是这种离愁之绪。他更多的一些词作,是描写景物,自然美景,以及情爱一类。据说,他很宠两位皇后,一位是大周后,一位是小周后。因为小周后也喜欢词作乐曲,李煜为了讨小周后的欢心,他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小周后一起赏花对饮。

        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

        “只是现在的李煜,自然没有心情与原来这般。虽然现在自己并没有死,甚至生活上还能得到保障。但国恨家仇,每天都让李煜无比的感慨。”

        说着。

        江宁写出了另一首词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叫做【浪淘沙令】。

        这首词作里面,江宁最为喜欢的有两句,一句是梦里不知身是客。

        另一句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两句都是另有所指。

        两句都是感情让人止不住的睹得慌。

        同样。

        这一首词作,也让众人感慨万千。

        “梦里不知身是客,是啊,现在的李煜,他已经不是这江山的主人,而是客人。”

        “如果单单只是客人还算好,毕竟主人会有不错的招待,对客人也很尊重。但,李煜这位客人,实则是阶下囚,哪里有什么尊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下人间……天上人间,好美。但,此时已经换了人间。”

        不得不说。

        虽然很多粉丝并不算是特别对文学有研究。

        但李煜的词作就是这么的简单明了,而且感情真挚。

        所以这样的诗词才更为的深入人心,更为的流传下来,也更为的让大家都能够体会其中之意。

        “还好李煜不是宋人,要不然,胸得炸了。”

        摸了摸胸口,众人还挺得住。

        毕竟。

        南唐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南唐毕竟是一个小国家。

        而且南唐也无法代表宋,更无法代表正统。

        所以众人对于李煜的词作虽然能够理解,但却不会那么心痛。

        所以他们会用更为欣赏的眼光去评价这样的诗词。

        但不管如何。

        这样的词作,实在是写得太好太好了。

        “最后向大家分享一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将这一首词写完。

        江宁说道:“据说,写这一首词的时候,李煜突然心血来潮,却是命宫女在府内结灯挂彩,纵情歌舞,回忆南唐时候在宫里的风光。此事被已经是宋高宗的赵光义得知,赵光义觉得李煜可能对于自己的国家仍心存幻想。于是便赐了千机药给李煜,李煜最终毒发而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