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软硬兼修(1 / 2)

加入书签

第234章  软硬兼修

        在陈子凡的安排下,星尘-摇光的128GB版本售价定在了5899元,256GB版本则定在了6399元,这样一来,反倒有点凸显出512GB版本的性价比高。

        同时便宜的1100块钱也成功降低了星尘科技首款PC端产品的准入门槛。

        可别小看这1100块钱的差价,它实实在在地让一些原本并不打算入手星尘-摇光的消费者对这款产品心动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陈子凡记忆中大名鼎鼎的2021款拯救者Y9000P,当年联想把i7+3060的价格定在8999左右,它的性价比可以说没品牌比得上。

        跟它配置差不多的都比它贵,跟它价格差不多的都没它好,再加上联想的品牌力和庞大的售后体系,让拯救者系列真正成为了游戏本中的“全能者”。

        可到了2023年…

        联想把2023款拯救者Y9000P的首发价定在了9999,而且还耍猴断货。

        就算CPU升级到了酷睿i9,还是带X版本的,显卡升级到了4060,也不足以支撑1000块钱的差价,因为电子产品的贬值速度本来很快,两年的时间升级这些配置都在正常的提升范围之内。

        可联想是怎么做的?

        出个G5000做底割韭菜,貌似性价比很高,实际上产品力非常拉跨。

        再把7000、9000系列价格提上去,理想很美好,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巴掌,消费者不是傻子,其他厂商也不是傻子,谁喜欢明目张胆的割韭菜?

        而且都两年时间了,其他厂商就不会给自己的产品升级配置了吗?

        以至于2023款的拯救者口碑一落千丈,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销量更是大打折扣,官方渠道那边还在加价没货,而经销商手里的货首发就破发了。

        这就是多定1000块钱的代价。

        不过星尘科技并不需要担心这一点,因为他们的产品不管是哪个版本,性价比都不会差,不会像很多厂商一样,看似出了一大堆配置,实际上明里暗里都在逼着消费者选其中一个配置。

        那还有什么意思?

        但陈子凡并没有太关注星尘-摇光的事情,他把工作安排给赵无伤后,自己便在星尘工厂的核心区中一边从【星尘科技】薅技术,一边跟团做产品。

        老板亲自热身下场了!

        不少研发团队的成员都表示压力山大,好在虽然有不少研发人员是第一次在现实里见到陈子凡,但陈子凡却并没有传闻中对工作的要求那么苛刻。

        反倒还有点平易近人…

        且陈子凡的专业能力着实超乎了很多研发人员的认知,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陈子凡那么年轻,在技术领域这块却丝毫不亚于业内顶级大佬?

        就连他们在研究实验时一些不懂的超级难点,只要提出来,陈子凡都能从理论到实际方案给出一个合理解答。

        所以陈子凡一出现,并且一有空的时候,几个花甲之年的教授都拿着厚厚的文件来向他请教理论、技术上的问题,搞得陈子凡都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宁愿来找他的都是美少女…

        天天跟一群老头待一起有什么意思?而且这几个老头还都是从官方那边主动送上门的,专门来星尘科技上班。

        “md,一把年纪了,不好好在家颐养天年,出门晒太阳遛狗下象棋跟老太太吹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多精彩,天天待我这儿搞前沿科技产品是什么鬼?”

        当然,陈子凡也就心里稍微吐槽一下罢了,人各有志嘛~这几位可都是重量级的存在,专业水平更是没得说,有他们在,星尘科技接下来的几款产品至少在研发上的进度能提升30%以上。

        而且就算他想找美少女…

        能进星尘科技研发团队的有几个年龄小的?北野梦琳这种有本事的海龟大佬光看年龄已经算最年轻的一批,也比陈子凡大了11岁,再年轻的真没有了。

        想到这里,他忽然对自己明明考上了海城大学,却一天没去玩过有那么些许的懊悔情绪,早知道当时就该抽出点时间去瞧瞧,多认识几个学姐学妹~

        但他也就是说说而已,当年星尘科技的情况也不允许他有那么多时间。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

        越和陈子凡接触他们就越震撼,不是震惊,是震撼,他们自诩自己也是人中龙凤,业内不说顶级,也是金字塔塔尖上的那一批大佬了,可跟陈子凡一比起来,好像还真有点算不了什么。

        陈子凡就仿佛全能百科一般,很少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仅如此,他在很多研发方向上能给人提供指引。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用他们的话来说,陈子凡就是“天选之子”,真正的“天才”,未来他的成就或许能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

        对这样的评价陈子凡总是淡淡地一笑而过,只有他知道自己的情况是什么,随着他接触到的内部信息越来越多,他在这段时间里也在不断填补【星尘科技】的技术,继续【合成创造】。

        过程中他也见到了很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几乎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技术,简直太夸张、太让人陶醉了!

        哪怕他的心理年龄已经将近40岁,且见识过十几年后无数让人震撼的科幻作品,在看到【星尘科技】中【合成创造】出的新技术后,也出现了心态失衡,想要不顾一切的疯狂念头。

        他看到的可是能真正实现的!

        可不是科幻作品能比的!

        陈子凡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让自己冷静下来,任何事物的诞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路还得一步一步走才可以。

        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

        陈子凡不会像已经离开的乔布斯一样,明明亲手创造了一个时代,却没能看到未来是什么样子,他不仅要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还要感受时代的辉煌!

        带着这种信念,陈子凡投入到工作中的状态直接火力全开,让其他研发人员瞠目结舌的同时,身上的气质也更加深沉了,和之前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非要形容的话…

        之前的陈子凡比较随意,在乎和不在乎的东西都很多,他有自己的目标,但目标并不是那么明确,以至于星尘科技在发展中经历了很多次项目修正。

        有时候太急,有时候又太缓。

        比如最开始的星尘科技根本没有PC端产品的规划,陈子凡始终认为智能手机可以真正取代PC端产品,还有平板电脑在,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但实际情况却不一样…

        他忽略了想要达到这一点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再比如他总想一步到位,让一个产品的方方面面都“均衡完美”。

        实际上这并不可能。

        陈子凡忽略了多样性需求。

        星尘-摇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他预留了一个补救措施,但这也说明了他在做规划的时候并没规划好。

        好在一切才刚开始。

        从12月月底到2月10日春节假期之间的两个月时间,他可以做太多事了。

        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几个月的时间都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何况是星尘科技这样的庞大的超级公司呢?

        就看人想不想做而已~

        与此同时,赵无伤那边也把星尘-摇光降低准入门槛后的两个版本给确定了下来,并且第一时间投入生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