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钱从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1 / 2)
蒲罗中内城的一处院子,这里是萧华山在蒲罗中的居住之处。
平安贸易如今有一半的业务都是来自于南洋,所以萧华山一年里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蒲罗中度过的。
这年头,大家的生活节奏还没有像后世那么快。
萧华山去点都德听了会说书人在那里讲海外冒险的故事,就慢悠悠的回府准备睡个午觉。
虽然他在大唐也是有妻妾的,但是并不妨碍他在蒲罗中继续找几个婢女陪睡。
不过,今天他刚刚躺下,就被下人急匆匆的给叫了起来。
“崔剑来找我?他有什么急事吗?”
一般来说崔剑跟萧华山只会在平安贸易的驻地谈论正事,比较少去对方的家中。
像是今天这样急匆匆的跑过来,更是少见。
“郎君,崔掌柜只是说有天大的事情要跟你商讨,他人都已经在大堂了。”
听下人这么说,萧华山只好放弃午休,在婢女的伺候下换了衣服。
“哈哈,萧兄,发财了,我们平安贸易要发财了。”
崔剑一看到萧华山,就兴高采烈的过来给了一个拥抱。
这么热情,把萧华山给吓了一跳。
“什么发财了?难道又有哪个番邦属国的商家,给我们下大订单了吗?”
南洋地区,大的国家没有几个,但也能够算是小国林立。
特别是在商道上的一些港口,身后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小国。
这些小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在大唐这个年代,生活水平还真的不见得比长安城的百姓要低多少。
至少人家吃饭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可以解决的。
历朝历代,很少有听说南洋哪个国家闹出饥荒的。
不是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而是因为这些地方,只要不作死,真的不容易闹饥荒。
田野间的椰子树、香蕉树,榴莲树……
各种各样的水果,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找到。
再加上随便往地里面撒种子都能一年三熟,人均全年的粮食产量绝对是比大唐要高的。
比如说林邑国,有些百姓比较懒惰,收完了一季的水稻,直接留下筷子长的稻梗在那里,不用两三个月,上面又可以结出稻谷出来了。
这样的骚操作,也就南洋这里能够发生。
“南洋那帮土人的生意,现在也没有那么好做了。整个蒲罗中,各种各样的商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哪能什么好事都轮得到我们呢。”
崔剑挥了挥手,否定了萧华山的推测。
“哦,那是什么事情能够让你崔剑这么激动啊?”
“矿山,我们平安贸易的探险队在蒲罗中附件的苏门岛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矿山。今天早上我在码头上一受到消息,立马就先去衙门把那一片的土地给买下来了。
为此还提前拿出了我们崔家自己的钱财来支付买地的资金,等所有的手续都稳妥了,我才有时间过来跟萧兄你商量。”
崔剑这个做法,让萧华山有点不舒服。
这个事情虽然很着急,但是也不至于着急到连提前找自己商量的时间都没有吧。
所以他脸上没有出现崔剑期待的笑容,而是沉默不语。
好在崔剑也聪明,立马意识到自己可能好心办坏事了。
没办法,作为崔家子弟,这几年其实并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成绩。
特别是在探险方面,平安贸易已经付出了挺多人力物力,但是可以说什么回报都还没有收到。
好不容易今天收到了探险队的消息,他立马就让探险队的人继续留在船上,自己只带着熟悉情况的赖远弘去衙门参与土地购买的事情。
因为那么多的探险队员一旦从船上下来,平安贸易在苏门岛发现了巨大的锡矿的消息,就瞒不住了。
万一有人捷足先登的在衙门把那一块地给买下了,那以后就有的扯皮了。
“萧兄,我跟你道个歉,今天这事确实是我太着急了。不过苏门岛上的锡矿,比我们大唐最大的锡矿都还要大十倍,甚至是百倍不止,这背后蕴含的价值,绝对超过上百万贯。
只要有这么一个锡矿在手,我们平安贸易今后一百年的日子都不用发愁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是一秒钟都不敢耽误,生怕被人抢了先机。
这到嘴的鸭子要是飞了,我就没脸回长安城了。”
崔剑一顿解释之后,萧华山虽然心中还是有点不舒服,不过还是很快就接受了。
主要是那价值超过上百万贯的锡矿,也把他给镇住了。
“这锡矿,真的那么大?”
萧华山有点担心是不是因为崔剑想要给自己找理由,所以故意把锡矿的规模说的那么夸张。
“赖郎君,你来告诉萧掌柜,苏门岛的锡矿,规模到底怎么样?”
这个时候,崔剑直接让跟在自己身后的赖远弘说话了。
“萧掌柜,价值超过百万贯,这只是我初步的估计。如果这个锡矿的矿层足够厚的话,那么价值几百万贯,甚至是上千万贯,也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毕竟我们现在只是经过了非常粗浅的确认,知道这个矿区非常巨大,但是下面到底怎么样,就不是很清楚了。
苏门岛的这个锡矿,品位比岭南道的绝对要高很多。我们只是简单的把锡矿石扔在了篝火旁边,就能自然而然的提炼出锡。
这绝对可以大大的降低我们的炼矿成本,让我们的锡,哪怕是南洋运回大唐,利润也比岭南道冯家的锡矿要高很多。”
谈到专业的事情,赖远弘立马就来了精神。
“这锡矿不像是金矿银矿,不管是每年冶炼出来多少,都不会影响它的价值。如今我们大唐每年需要的锡,是有定数的吧?
要是我们在苏门岛发现了巨大的锡矿的消息传回大唐,到时候锡的价格是不是直接就会跌到谷底呢?到时候我们这个锡矿的价值,无形中就变低了。”
萧华山的这个担忧,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不过,赖远弘显然不这么认为。
“萧掌柜,”道理虽然是你说的这个道理,但是锡在我们大唐没有办法大规模的运用,最关键的不是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它的价格没有太大的优势,产量又比较低,所以大家都没有大规模的使用锡来制作一些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