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四章 气走西川(1 / 2)
文章忽悠归忽悠,但未必就都是假的,关键还是要看你自己有没有门路,有没有本事。
其实吧。
所谓“捡漏”,就是卖主不知道这东西能值多少钱,稀里糊涂卖给你,让你捡个大便宜。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书恒和董学塾刚刚踏入收藏的行列时,“漏”非常好捡,如今再想捡漏已经非常难了。
但难归难,“漏”还是能捡得到的,因为年年都有新入行的卖家,这就看你有没有拥有宝贝的运气了,说难听点,碰到把乾隆当康熙他爹的主,你不发才怪哩。
错把珍品转手卖有些东西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早在上大学那会儿,张天元逛地摊时花了60元买了一方陶砚。
当时根本分辨不出真假,又因它与张天元已经收藏的一件砚台差不多,于是他就把这方陶砚原价转手卖给了一个好友。
后来才知道他留下的是一件赝品,而转给别人的那件是标准的宋代货,如今这方陶砚已成了那人书房里的镇屋之宝。
那个时候的张天元,跟现在很多刚刚入门的收藏家一样,其实对于很多东西,心里头并不清楚的。
张天元曾在一家古玩店遇到一件紫檀木镜框,里面镶嵌着一张太祖爷的画像,当时店主是以收藏太祖画像为由从一人家花300元购得的,那大户人家不知道店主实际上相中的是那个紫檀木镜框。
店主要以2000元卖给张天元,当是张天元嫌贵,只出1000元,没谈妥。
这个镜框在店里又放了些日子,一直无人问津。
古玩商往往都是刚进货时要价特高,等几天无人问津,他就急了。
十几天后,张天元又去那家古玩店闲逛,店主远远看见他就忙着打招呼,没谈几句话,那店主就提到镜框了,他说,刚才有客户出到1500元,他没卖,如果张天元想要,就拿1500元算了。
鬼才相信他的假话,如果有人真出1500元,他早就卖了,不过1500元还是值的,这也是张天元心里的价位。
他拿着那只镜框又翻来覆去瞧了起来。
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件藏品决定买下,付款前一定再仔细看一遍,看看有没有硬伤,有没有修过。
这一瞧不要紧,他发现太祖像后面还夹着一幅老画,凭感觉,他知道这幅画非同一般,于是又与店主还起价来。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六字真诀,所以没办法用鉴字诀去鉴定。
此时的还价不是想减掉多少钱,而是怕引起他的怀疑,最后他以1500块钱的价格购得了镜框。
后来经鉴定,画是清代宫廷画家之作,是珍品。
可能是原主人怕这幅画丢失,于是夹在了太祖像后面,这让张天元捡了个大便宜。
当然有赚,也就有亏的。
因为还价而错失的时候并非没有。大约也就是大学快毕业那年,张天元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一件青花瓷,老板要价也不多——660元。
当时他还价600元,那老板说不够本,张天元转身要走,意思是想逼老板就范,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一旁的朋友老李甩下660元把青花瓷抱走了。
没办法,这也是古玩市场的规矩,人家正谈价的商品,无论你多想要,也不能插话,一旦放下不要,任何人都有权买走。
当时张天元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没处说。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如今那只青花瓷的价位已经翻了500倍,老李说,就算给他30万也不卖。
过去的教训,张天元不会忘记,但是还价还是必须要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