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八章 情蛊(一)(1 / 2)
蛊毒这东西是物理学、化学、医学等科学都无法解释的奇异现象。
偏远的苗族聚居地区,如果小孩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亲的便一边慌忙找针把血泡扎破,一边愤愤地骂道:“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
要是吃鱼不慎,鱼骨卡在了喉咙,母亲就会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几大口饭,将鱼刺一股脑儿地吞下肚里。
随后叫小孩到大门口默念着某某人(被认为有蛊者)的名字,高声喊叫:“某某家有蛊啊,她放盅着我,我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哪天我要抬粪淋她家门,拣石砸她家的屋顶,让大家都知道她家有蛊,有儿娶不来,有女嫁不去哩!”
喊声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据说通过这种喊寨的方式,“放蛊”的人听见了,心里害怕,就会自动将“蛊”收回去。
蛊的种类有很多,有金蛊、银蛊、情蛊、长虫蛊、蛤蟆蛊、蜈蚣蛊、蚂蚁蛊、蝎子蛊、金蚕蛊、篾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疳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等很多种类,
如何制蛊呢?
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蜈蚣蛤蟆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噬、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就是蛊。
据说最后形成的蛊形体也会发生变异,虽然蛊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来,蛊就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
造蛊者可用法术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将其害死。
对于毒蛊致病的法术,古人深信不疑,宋仁宗于庆历八年曾颁行介绍治蛊方法的《庆历善治方》一书,就连《诸病而侯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对中蛊症状的细致分析和治疗的医方。
蛊在有蛊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本人(蛊主)进攻,索取食物,蛊主难受,就将蛊放出去危害他人。
放蛊时,蛊主在意念中说:“去向某人找吃去,不要尽缠我!”
蛊就会自动地去找那个人。
或者在几十米开外,手指头暗暗一弹,蛊就会飞向那人。
甚至有人说蛊看中了谁,即爱上了谁,就叫它的主人放蛊给谁。
不然,蛊就要它主人的命。
所以有蛊者不得不放。
苗族民间就流传这样一则放蛊的故事:从前有位有盅的母亲,盅看上了她的儿子,做母亲的当然不愿意她的儿子。
但是,盅把她啮得很凶,没有办法,她才答应放蛊害儿子。
当这位母亲同她的盅说这些话的时候,正巧被儿媳妇在外面听见了。
儿媳妇赶紧跑到村边,等待她丈夫割草回来时,把这事告诉了他,并说妈妈炒的那一碗留给他的鸡蛋,回去后千万不要吃。
说完后,儿媳妇就先回家去,烧了一大锅开水。
等一会儿子回到家来,他妈妈拿那碗鸡蛋叫他吃。
儿媳妇说,鸡蛋冷了,等热一热再吃。
说着把锅盖揭开,将那碗炒鸡蛋倒进滚沸的开水锅里去,盖上锅盖并紧紧地压住,只听锅里有什么东西在挣扎和摆动。
过一会没动静了,揭开锅盖来看,只见烫死的是一条大蛇。
还有一个关于情蛊的故事,有一个英俊的小伙到苗寨做客,无意结识了一个苗族姑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