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消失的宝贝(2 / 2)
元妮儿擦了把汗,“他们怎么不帮着叫人,我再喊一声吧?”
四舅母笑道,“让她们先换,她们怕鸡蛋不够,等她们换完了,会帮着咱们叫人的。”
元妮恍然大悟,四舅母到底年长一些,对于人性的把握更加精准。
老太太们速度很快,很快就拿着牙膏皮报纸,杂七碎八出来了。
“这堆牙膏皮和报纸都是我的,先给我淘换。”
“别急别急,我们带的鸡蛋多,够换的。”
几个老太太手里没啥好玩意儿,连铁钉子都拿出来换。
考虑到他们是今天的第一批客户,四舅母也没为难,价格给的极宽松。
老太太们满意的拿着鸡蛋,开始各家各户叫人去了。
家属院里白天只有老人小孩,这些人也是最爱捡破烂的群体。
一开始客户还是一个一个的来,到后来就得排队了。
大家都很积极,一点也不怕太阳晒,还有人时不时的跑到前边来看竹筐,“鸡蛋还够不够啊?”
“够了够了。”
眼瞅着就剩最后一个人了,元妮儿看着这人拎过来的东西,皱起了眉头,“你这是木窗棂子吧,木头不收。”
老式的窗户,是用木头做窗棂,然后用纸糊上。
但现在都什么年月了?再穷的人家也装上了玻璃窗,怎么还有这种东西?
“我这是好木头啊,要是生火劈柴就浪费了,你先看一眼,真是好东西。”拿窗棂子过来的是个中年人,四十多岁了。
照理说这个年纪的人都该去上班,不知道为什么,他却没有去上班。
窗棂子斑驳腐朽,上边刷的漆都掉了,还糊满了纸片子。
旁边几个老太太都笑话中年人,“陶师傅,这东西就该直接扔到垃圾堆去。”
“赵大妈,不瞒你说,这真是好木头。”
“再好的木头,都刻成窗棂子了,那也不成材呀。”
元妮伸手摸了摸木窗棂,指尖陡然火烫,她意识到不对,翻过一面继续摸,发现让指尖儿有感觉的并不是木窗棂,而是木窗棂上糊的纸。
纸张黄旧,一张摞着一张,上面糊满了浆糊,字体似乎是小篆。
元妮儿心念微动,这是古籍,这个陶老师能用古籍糊窗棂,家里是不是还有没撕下来的呢?
“师傅,这窗棂子确实没啥用,你去收购站问过吧?我们的东西都是要卖到收购站的,人收购站不要木头,我们也没地儿卖去。
你家里有没有其他东西?如果有报纸旧书啥的,可以搭配着一起卖。”元妮儿笑得十分无奈。
周围的老太太们都笑了,大家伙都是聪明人,他们也听出了元妮儿的话外之音。
木头窗棂子没啥用,如果陶师傅能拿出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收破烂的愿意出点力气,帮他把窗棂子扔了。
被一群大妈嘲笑,陶师傅有些脸红,“原本是还有一袋子废纸,我妈非要拿乡下去,说要引火用……”
此刻,元妮已经看到纸张上有永乐二字,又听到陶师傅的话,让她猛然联想到一桩往事,那就是五大失传文物之一,永乐大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