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劳燕分飞(6)(1 / 2)

加入书签

贾重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满是心酸与痛苦。

这事得从贾重文的爷爷说起。贾重文爷爷与闻人笑语一样,也是外地人,老家海东省贾家楼。

贾家楼地处山区,山高路远,土地贫瘠,交通极不便利,衣食行居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贫穷。

那年村子里闹水灾,把家里的房子冲垮了,国家救济,贾重文爷爷领了钱,带着七岁贾和平,东奔西走,四处为家,过着流浪的生活。

在贾和平七岁的时候,一家三口来到海北省西京市月城贾家楼村。

这里百姓富庶,交通便利,更有趣的是那村子和自己家乡的名字一样,感觉挺亲切的  ,于是就居住下来。

平日里贾重文爷爷检点废品,四下里找点活干干,来维持生计。

什么都干过,给人家拔草,浇地,收庄稼,做家务活,到建筑地搬砖,去厂子里上班,日子虽然穷,生活虽然累,也比在老家好。

贾和平八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贾重文爷爷可就发了愁。

户口在老家,按规定应该回老家上学,一家子不愿意再回到那闭塞的山村。

贾重文爷爷找到小学甄校长,甄校长看一家子不容易,比较同情他们。

“得了,得了,暂时在这上着吧,户口没在这儿,不能建学籍的。”

贾重文爷爷心想:“管他学籍不学籍的,先凑合着上吧。”

“小儿,快感谢校长,跟校长磕头。”

贾和平挺听话,上去给甄校长磕了三个响头。把甄校长慌得不知所措,赶紧把孩子搀起来。

“都什么社会了,不兴这个,先让孩子在这儿上吧。回村给孩子建个学籍,然后转过来。”

回到家,贾重文爷爷问贾和平:“和平啊,在咱们村子好,还是这里好?”

“我觉得在这儿好。”

“为什么?”

“这的房子高,马路宽,有大片大片的麦田,能看的很远很远。”

“那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抓住这个机会,要不然,我们还得回老家。”

这是贾和平最最害怕的,到了老家,看到的只是一个山和一个山相连,一个沟和一个沟相通,连一个小卖铺都找不到,更别说吃雪糕了。

贾和平很乖,很听老师的话,学习很努力,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

这可把甄校长高兴坏了,山沟里飞来一个金凤凰,成绩那么好,哪个老师不喜欢呀,校长更是喜欢。

甄校长不知道用什么法子,给贾和平建了学籍,没有收贾家一分钱。

“甄校长是你的贵人,一定要感激人家,努力学习,不辜负甄校长对你的希望。”

贾重文爷爷说。

贾重文爸爸贾和平也觉得校长好,为人和善,和蔼可亲,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犯了错误,校长也训他们,但没有任何私心。

甄校长在他心中是一座山,是一片海,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

可以说,甄校长是他的楷模,给了他希望。他对校长满是感激和爱。

他想长大了也当一名老师,就像甄校长那样。

贾和平虽是外地的学生,学习好,为人和善,待人真诚。关键是他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所以闲事儿就少,没有人欺负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