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鱼线和石头(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陈俊成的话音落下,方云和钟青青就明白了,小杨是可以信任之人,起码陈俊成非常信任他,还有意培养他。

如果陈俊成没有这样的想法,只要用1句‘案情重大,不方便透露’,就能将他打发。

看来,他也是觉得自己和钟青青在查案方面不是特别在行,特意给方云找了个帮手。

小杨闻言,也是兴奋极了,“谢谢陈哥给机会!你们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保证完成任务。”

陈俊成提醒道:“别兴奋过头了,好好看路,好好开车。”

“是!”

方云见此情况,想要了解下小杨其人,开口问道:“小杨,看你的样子,很想在1线工作,怎么会去了后勤组?”

小杨苦涩道:“原本我在派出所里干的好好的。大概是在1年前,隔壁黄石县监狱有1名犯人出逃,流窜到路海市,我们所接到通知,组织人手进行排查。”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那逃犯刚好被我们3人小队碰上。对于逃犯的抓捕过程我就不细说了。反正最后好不容易才将他抓住。我被摔断了手臂,还有轻微脑震荡。”

“我们小队的负责人,也就是我们所所长,伤了脊椎,幸亏手术后恢复的不错,没有沦为残疾。我们所也因为抓捕逃犯有功,被授予了集体3等功。”

“可是让我没高兴多久,我父母就拜托了1些关系疏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我就被调到了总局后勤组。那天我接到调令,去后勤组报道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事情,我还没处说理啊!”

可以听出,小杨言语之间,尽是无奈。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让方云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是这样担心自己,怕哪1天接到自己殉职的消息。

不过,警察这份工作就是这样,在外人眼中,是铁饭碗,风光无限。

可其实,除了自身要承担风险之外,家人和朋友们,也有1定的心理负担。

方云不知如何劝慰,只能道:“亲人之间,相互理解就好了。”

‘幸亏父亲对于我当警察这件事,还是挺支持,有老头子在家里顶着,应该问题不大。’

这也是方云这次来到路海市办案,不住家里的原因。

他宁肯住宿舍,也不想因为家人,而分散他办案的集中度。

小杨说道:“嘿嘿,他们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我现在正在自学,想要进入警察培训学校,攻读‘刑事鉴定专业’,以后希望可以进入痕检组,这样既能在1线查案;又因为风险较小,可以给父母1个交代。”

“不错,这不失为1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加油吧!”

方云喜欢这种有拼劲、有规划、有理想的年轻人,虽然他自己也只不过是1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

几人谈话间,车子开进了1条断头小路,在小路尽头,车子停下。

小杨道:“要下车走1段,车子开不进去了。”

4人下车,大约步行了5分钟,就到了第1个尸体发现地。

这里位于路海市城北区域,再往北就是北门县,处于两县交界区域。

广宁线铁路有1段路,就是从这里横穿路海市而过。

方云站立在尸体被发现的位置,环顾4周。

这里是典型的铁路沿线,4周几乎没有人家,只有铁路两旁长着郁郁葱葱的灌木。

4人来到这里不久,就看到视线尽头,有1人影朝着他们奔跑而来。

陈俊成发话到:“应该是我约的人,他就是那个铁路工,尸体的第1发现者。”

几分钟后,那人来到近前,身穿铁路局的工作服,年纪大约4十上下,皮肤黝黑,右手拿着1把铁锤。

方云看清此人容貌,感觉对方就是1个老实本分的工人,能勤勤恳恳工作的那种。

“师傅辛苦了,我们找你来就是了解1些情况。”方云又指着他手中的铁锤道:“可以看得出,你是这里的老员工了。”

“我姓刘,你们叫我老刘就行了。”说着,老刘扬了扬手中的铁锤,笑道:“这位年轻的警官,想不到你对我们铁路工作也有些了解。”

这是1把普通的铁锤,但握在老刘的手中,却又不那么简单。

只有经验丰富的铁路沿线检修工人,才能凭借1把铁锤,敲击每段铁轨,根据其音色,判断铁轨上的螺丝是否出现松动。

1般刚入职的员工,根本做不到。

方云回道:“我姓方。你应该常在这里巡逻,对么?”

老刘咧嘴笑道:“谁说不是呢,我每天都要在这段铁路上走,1天来回加起来,少说也有2十公里。十几年了,鞋子都不知道磨破了几双,早就都习惯了。”

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其他4人,肃然起敬。

就是像老刘这样的,亿万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几十年如1日,坚守岗位,才换来华国之崛起。

“老刘,今天找你来,就是想问1问,在尸体发现前后,你在巡逻的时候,有没有察觉什么异样的情况。”

“比如多了或者少了什么东西,又比如周围环境有什么变化之类的。无论再小再细的不同点,都可以说出来。”方云循循善诱道。

老刘闻言,挠了挠头,1边回忆1边述说,“事情过了将近1个半月了,让我捋1捋。”

“那天,我像往常1样,开始巡逻工作,查探铁轨和设备是否正常。我大概走到那边的位置,”老刘向后1指,指向身后十多米外的地方,“在那里,我就看到方警官现在站的位置上,有1个大型的黑色袋子。”

“虽说在铁轨两旁什么垃圾都有可能发现,但这么大的袋子,还这么鼓鼓的,我真是头1次见。”

“我觉得奇怪,就马上上前查看。可越靠近,心里越觉得不对劲。因为我闻到了1股刺鼻的腥味。当时没往尸体上想,只觉得是哪个杀千刀的丢了1袋臭鱼烂虾在这里。”

“我打开1看,我滴乖乖,看到1个好大的人头。我根本就不敢再看第2眼,马上跑出几十米,才敢打电话报警。”

“之后呢?”方云问道。

“警察来后,这里就拉起了警戒线,尸体也被带走了。好多警察在这里取证过,1连好几天,这里都拉着警戒线,我巡逻的时候只能绕着走。”

“再之后呢?”方云再次问道。

因为案卷资料里说记载的证物,还不足以让方云推理出凶手抛尸的手法。

想要进行如此完美的抛尸,仿佛还缺了1些东西,那东西才是关键所在,也是现在方云1直追问的目的。

老刘不知道眼前的年轻警官,到底想要什么答案。只能继续回忆道:“在警察将警戒线撤走之后,我重新走过这段路,确实发现了1样东西。我当时没在意,捡起来看了1下,就随手扔掉了。”

“是在哪里发现的?警戒线之内?”方云急忙问道。

“那倒不是,警戒线范围大概8米左右,那东西正好在警戒线范围之外。而因警戒线的存在,我绕着线外两3米走动。那东西躺的地方,正好是没人注意的空白地段。”

方云听后,想到,‘看来不是路海局痕检组的失误,不过没有扩大搜索范围,也是不应该。’

随后,他问出了最想知道的问题:“那东西是个什么样式,还能找到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