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韩非李斯下山,东皇太一重伤(1 / 2)

加入书签

天宗倒向秦国的消息在有心人的推动下。

开始在这天下发酵。

山东六国不必多说,已然在朝着秦国施压。

但秦国从来都是硬骨头。

在事件发酵两个月后。

秦国上将军蒙骜率军东出,直攻韓国,一战夺取城池十三座。

打的如火如荼。

天下人对于道家天宗,谩骂之声更甚。

“暴秦无道,道家天宗助纣为虐,不当人子!”

“天宗此举,势必让天下格局大改!”

“天宗图谋甚大,天下人应联合起来,一道抵制!”

“苍生涂涂,天下缭燎,天宗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抵制天宗的声音在各处响起。

而秦国对于此,并未有丝毫干预。

他们自然是想要让道家真正入秦,这天下悠悠之口,定然会给道家带来巨大的压力。

天下人看似谩骂天宗,实则是在给秦国制造机会。

只需要等到形势最危急之时,出手干预,势必会让天宗欠一个莫大人情。

于是,抵制天宗的声音愈演愈烈。

不过有意思的是,医家所售卖的丹药却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那筑基丹的效果十分强大,无论是山东六国还是诸子百家,都不是傻子。

桑海,小圣贤庄。

高山上,云雾缭绕。

荀子跪坐在一棵松树下,身前有竹简漂浮。

他的目光落在书上,不经意道:“你二人准备下山?”

“是。”

荀子身前,李斯与韩非一同开口。

“因何而下山?”荀子的目光一直落在书上。

李斯道:“多谢师尊这些年的授业解惑,但读万卷书需行万里路,我方才能领悟先贤之真意。”

“嗯。”荀子点了点头,目光看向韩非:“你呢?”

“弟子,”韩非抬起头,目光清澈:“有个地方一直在呼唤弟子。”

荀子将目光从竹简上完全移开,那竹简自动漂浮到他身后。

他看着两人道:“而今大争之世已启,你二人可曾想好去处?”

韩非不假思索的答道:“弟子生于韓国,自是要回归韓国。”

李斯眉头微微皱起,而后又舒展开来。

他轻笑着开口道:“弟子愚钝,比不得师兄,想来也只有前往秦国才可得一隅安身之地。”注1

听闻两个弟子所说,荀子脸上的神色微微变化。

但却并未出言阻止二人。

他为二人师,但不会指点他们未来的道路。

只是秦国......

荀子看向两人:“你们可听闻最近天下闹的沸沸扬扬的道家天宗?”

“弟子听说了,”韩非恭敬回答:“世人言说天宗助纣为虐,实则却是嫉恨天宗未曾交出那丹方。”

“不过天宗那位师叔,听闻是个生而知之,天赋卓绝之人。”

李斯也道:“这也是为何弟子选择入秦的理由,而今天下七国,秦国最强,韓国最弱,弟子只怕依靠秦国才可与师兄分个高下。”

天宗的事,二人自然都听说了。

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想要前去拜访一番。

荀子深深看了一眼李斯,轻笑道:“强弱怎可看一时,如今的强秦,昔日不也是个偏安一隅的小国?”

“你二人虽拜入我门下,名义上入的儒家,实则学习和擅长的尽皆都是法家之理。”

“此行前去,天下苍生,也要看你二人是否能够担负起这个重任。”

儒家的包容性很强,又或者说,早已将自己摆在诸子百家之上的超然地位上。

更是有着诸子百家出于儒的说法。

即便如今分裂八派,互相不服。

但其教授弟子,依然贯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原则。

两人虽学法家之理,但也是荀子承认的弟子。

“弟子谨记。”两人点头叩首。

辞别了荀子。

山下凉亭中,二人折柳相送。

韩非道:“下次再见,你我二人可能就是对手了。”

李斯则笑道:“能与师兄做对手,是我的荣幸,只是如今秦有天宗帮助,师兄的压力怕不是一点半点。”

“天宗......”韩非眯起眼睛。

“天宗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希望这天下人对其的诟病是胡言乱语,而不是真实存在,否则山东六国哪里会有翻身之地?”

李斯见状,笑的愈发灿烂:“我还从未见过师兄有过如此没信心的时候。”

韩非苦笑道:“真正可怕的不是天宗,而是天宗那位师叔沐青玄。”

言罢,他又道:“我倒是好奇,如今诸子百家抵制,天下人针锋相对,天宗会如何回击。”

“正好让我二人拭目以待。”李斯大笑起来。

-----------------------------------

楚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