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师徒携手(2 / 2)

加入书签

江茗禹也笑道:“你说的是诸葛郁。”

图克斯洛肯定道:“正是!若这件事有人能妥善处理,非司马先生莫属。”

就在此时,诸葛郁推门而入,他的出现像是应和了众人的期待。“师傅有何吩咐?”江茗禹将事情原委告诉了诸葛郁。

诸葛郁听罢,立即表示站在江茗禹一边,并迅速提出了解决杨辉问题的详细计划。他的思维敏捷,眼光独到,让在场的人都感到钦佩。

江茗禹眼前一亮,满意地点头:“好,即刻去办。万不可走漏风声。”

图克斯洛也心安理得地离开了,将任务交给了可信赖的诸葛郁。

然而,诸葛郁的话语却带着一丝隐晦的警示:“师傅除掉杨辉,不单是为了对付唐承安吧?”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江茗禹的警觉和担忧。

江茗禹心头一紧,难道自己在某处露出了马脚,让诸葛郁看出了端倪?

江茗禹面上镇定,心下已是惊涛骇浪:“你这话什么意思?”

诸葛郁笑道:“意思是,师傅定藏有不小秘密。你大费周章招募五万大军,若单为守沐,三万足矣,绝不需要五万。我研究过西夏来犯之势,最多也就一万人。师傅你图谋不小,不是吗?”

江茗禹仍然遮遮掩掩:“我已说明白,要彻底击败西夏,断了他们犯边之心。”

诸葛郁摇头:“不对,这不是实话。西夏疆域虽荒芜却广袤,要打败非易。凭区区五万人,痴人妄想。刺史不懂兵事,我不是糊弄之辈。师傅你的目的决不在西夏,而是大奉,必与齐王有关。”

江茗禹面不改色:“你如何得出此结论?”心中已波澜翻涌。

诸葛郁笑道:“师傅,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你为求我帮忙,将自己诗作全数让与我,还一再叮嘱切不可道出作者是你。由此可见你深藏身份,防着某些人,不愿透露任何信息。唐承安来此地行迹可疑,所谓微服访察站不住脚,他这样官儿决不会无缘无故来此。他来此地的目的只可能是你和手下五万大军。若齐王要拉拢你,大可明目张胆,唐承安此行绝非偶然。他既是齐王人,你又是钦差大臣,两者之间定有难言之隐,所以你遮遮掩掩,他才穷追不舍。”

江茗禹大惊失色,诸葛郁短短几句已将自己心意看得清清楚楚。他又惊又喜,有此人助,对付赵炳指日可待。

诸葛郁冷笑道:“既与齐王有仇,你积蓄重兵又是何用?只怕你用心,就是有朝一日起兵讨伐齐王。说白了,师傅你就是想铲除掉齐王,我猜的不错吧?”他声音低沉,只有两人能听见。

江茗禹震惊得瞪大了眼睛,诸葛郁竟早已看穿自己的用心。

事已至此,他也再无抵赖之意:“不错,你说得不错。既已看破,也是天意所归,我不会为难你,你要将我目的捅露出去,我也不会怪你。”江茗禹已做好最坏打算。

江茗禹面色凝重,诸葛郁却哈哈大笑起来:“捅出去?为何要这样?你是我师父,我岂会欺师灭祖,将你出卖。我本就是个丧家之犬,若再卖了你,我就真的无处可依。我此番探问你用意,无非想确认你的真实想法,以便及早准备。”

江茗禹皱眉道:“你说的我们是何意?”

诸葛郁很是理所应当:“何出此问?我救了你的命,你我之情岂是浅淡?我本就是好大喜功之人,不管与谁交战我都在所不惜。既然师父有此雄心,我也愿意与你一搏,不愧此生。我这人没什么遗憾,能全力以赴一场,便已心满意足。”

江茗禹哈哈大笑:“好!我们师徒就一起成就一番大事。”

就在两人兴高采烈之时,图克斯洛的声音忽然插进来:“大人,你......你要杀齐王?”

江茗禹脸色突变,猛然回头,只见图克斯洛站在门外,面色惨白。

江茗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不错,我要除掉齐王这个奸贼。”

图克斯洛更加震惊,追问道:“可他是皇亲国戚,杀了他全家都要被诛九族的!”

江茗禹淡淡道:“为百姓除害,这又何妨?我大奉的百姓才是我的重点。”

图克斯洛不解地问:“江大人此话何意?您本可以回京复命,何苦留在此地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江茗禹解释道:“这些年西夏之所以敢频频侵扰我边境,烧杀掳掠,皆因齐王暗中勾结西夏,出卖我国资源,意图谋反。等其兵马充足,定会与西夏勾联谋反,祸乱无穷。我留此地,就是要阻止这场浩劫。”

图克斯洛听后沉默良久,然后问道:“若与齐王兵戎相见,西夏必趁虚而入。届时尚沐如何是好?”

江茗禹笑道:“你放心,我自有妥善安排,无论如何也会保护好尚沐。这里是我大奉最重要的边境,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图克斯洛眯起眼睛,再次沉默许久,似乎在斟酌什么。终于他缓缓开口:“既然大人有心驱逐西夏,保卫我大奉的疆土百姓,图克斯洛这条命就是大人的。无论你要我做什么,我都定不推辞。”

江茗禹大喜,热情地说:“好!有图将军和徒儿协助,我们必定可以铲除齐王这个奸贼!”

随后他收敛笑容,正色道:“暂且搁置这些,眼下最要紧的是除掉杨辉这个障眼物。你安排的事情办得怎样了?”

图克斯洛坚定地说:“大人请放心,杨辉死定了!就算不为大人,他也该受罪,竟敢对张姑娘怀有邪念。我已安排妥当,保证他明日必死无疑!”

江茗禹走到窗前,看看天色已晚,笑道:“很好,有你们两个帮我,大事不成无天理!”天色微暗,北风呼啸,城防营内,杨辉正坐在帐篷中,低头看着手中的地图,心情异常愉快。

自从将消息传给了唐承安,杨辉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他可以想象,一旦齐王得知此事,定会重重的奖赏他。

五万大军,加上齐王的赏识,杨辉甚至感觉,自己好日子要来了。

突然,帐篷的帘子被掀起,江茗禹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杨辉抬起头,笑容满面:“江大人,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江茗禹喘着气,说道:“杨都尉,出事了。”

杨辉却悠然自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他得意地笑了笑:“江大人,您不必惊慌,有什么事,慢慢说。”

江茗禹眉头紧皱,眼神中充满了忧虑:“杨都尉,现在不是玩笑的时候。今早山民前来报告,说城外出现了西夏人的踪迹。”

杨辉却似乎不以为意,淡然回应:“西夏人?何足惧?我们手握五万大军,江大人,您何必担忧?”

江茗禹仍旧焦急不安,继续说道:“杨都尉,如果西夏人大军压境,尚沐将会面临毁灭的威胁。我立刻前来城防营,就是想与您商议应对之策。”

然而杨辉却毫不在意,轻蔑地笑了笑:“这点小事值得如此忧虑吗?不过是几个越界的西夏人罢了。我们五万大军,江大人,何须如此担忧?”

他目中充满了不屑,似乎在嘲笑江茗禹的过度紧张。接着,他继续解释自己的观点:“况且,今年的天气异常寒冷,西夏人缺乏粮草和衣物,他们只是前来抢掠,这早在我的预料之中。而且我可以肯定,这次出现的西夏人绝不是西夏的主力,因为几十年来,从未有过西夏主力越境的记录。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江茗禹皱起了眉头,不明白杨辉为何如此轻视西夏人的威胁,便追问道:“那么,您说说,山民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西夏人?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杨辉不屑地笑了笑:“那帮北方蛮子,又能掀起多大风浪呢?不值一提。不过,为了消除您的担忧,我会亲自率领队伍前去白首山一探究竟。”

江茗禹略显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既然都尉大人这么自信,那就请您亲自前去查看,但请务必小心谨慎。”

杨辉哈哈一笑,得意地表示:“放心吧,江大人,我会带队前去白首山,解决这个小问题。这样一来,我又能为尚沐立下一份功劳,齐王殿下必定会对我刮目相看。”

江茗禹心中仍感不安,但也知道此刻不宜再与杨辉争执。他点了点头,跟随杨辉一同准备出发。

城中的百姓们早已察觉到了动静,议论纷纷,纷纷议论,他们纷纷议论着杨辉和江茗禹的举动。

“怎么突然调动了这么多士兵,会不会有什么大事?”

“听说是去北门的,难不成又是西夏人来了?”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趁早找个地方躲起来,以防万一。”

百姓们的议论声汇聚成一片嘈杂的声音,城内的紧张氛围愈发浓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