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选材(2 / 2)

加入书签

    华玉诏在一旁用探究的眼光望着林理。

    林理感受到华玉诏的眼光,和她隔空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默契地转头。

    华玉诏闭上眼,嘴角露出了然的笑意:好乖乖!风汐竟然出了这么个王!还是不要惹他为妙。

    后来田墨开选了个好地界,创立了药王谷。招收的弟子都是他在民间精心挑选,极有资质的孩子。入谷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他们:要对圣王尽忠。圣王是药王谷的主子。

    久而久之,药王谷成了道术领域坚定拥护圣王的势力。

    风汐的刑律进行了大的变革,不姑息犯罪,但是有用之人地位高的人可以减免刑责。对男女风气有原则,允许同性相亲,不许滥交淫逸。男子要有担当,女子要有节操主见。

    林理的眼里容不得沙子,一旦他发现谁触碰了他所定立刑典的原则,立斩不赦。

    尤其是容不得异族进入风汐,任何异族都是无权在风汐立足。经商交流知识可以,要是异族联姻是绝不容忍。

    风汐子民要么选风汐,要么就放弃风汐身份。

    林理尊重子民的选择,数百年间因为与异族联姻失去风汐身份的人还有数十万之众。一旦脱离了风汐,林理就不会庇护这些人。后裔永世不入风汐籍。

    林理从一开始登位,就十分重视农民的权益和子民的学识教化。

    从农学派系中挑选了路氏专门发展农业,后发展成了粮油大族。

    设立了每年一次的科举,举办文章诗词评选。

    他对臣民都说:“人才是风汐的第一核心。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途径。”

    每次到了文章诗词评选的月份,各地的文章和诗词都如雪片般飘来,淹没了整个文渊堂。

    文渊堂聚集了风汐最负盛名的才子文人。

    各地将选拔出来的文章诗词排完序,再交给文渊堂的大人再次裁定次序。后来文渊堂壮大,演变成了文教司。

    后世的文章月评是从这里沿袭过来的。

    每次评选都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是个巨大的脑力工程。

    林理一般只负责科举取士。

    一次评选中,进士中有一半都出自将门,连秦氏的嫡子都来参上一脚。

    “你们为什么要来掺和科举之事?好好待在民间,好好待在军中历练才是正事。”林理唤来一个孩子问话。

    秦氏子跪在地上回话:“我就是想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考上。没想到真的考上了。”

    几位将门之子跪在地上,一个领头的抬头回道:“武将出身做学问也不会差。皇上不是最喜爱文武兼备之才吗?我们只是想向皇上证明自己不比文臣逊色。”

    “谁说你们比文臣逊色?风汐文武并举,可我私心还是偏武派的。只是国政需要文派辅佐。你们各司其职,不断上进,风汐才能稳固。”

    “是!”

    “这次科举不会给你们派职,你们哪来的回哪去。”

    “是!”

    文教司司首在一旁不动声色地听着,等到几位世家公子退出去了,才站出来说话。“皇上,军部该立主心骨了。”

    林理满意地笑道:“你觉得哪几家更合适?”

    文教司司首亦是刺盟成员,他回道:“赵、陆、王、何四家最合适。将门之中,这四家家风最严,子弟最优异有抱负。传承百年,已经出了四代良将,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他几家不好吗?”林理明知故问。彡彡訁凊

    “其他几家总有些竖子不成才的货色,家中缺少管教,没有严惩,对待子女还是心软了点。”

    “那这四家该如何排序呢?”

    “赵、陆一档,王、何一档。赵、陆可为帅,王、何可为将。”

    “爱卿所言甚是。你真是眼明心亮,文派有你坐镇,会大有作为的。”林理赞赏司首。

    “皇上过奖了。”文教司司首谦恭行礼,从容退出殿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