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这玩意是能挡饿还是能御寒啊?(2 / 2)
朱标笑道:“现在先生知道,孤所说的糟粕是何意了吧?”
宋濂有些羞愧道:“老臣明白了。”
朱标继续说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老百姓不懂书,有手有脚未必会饿死,但是不晓农事的文弱书生,即便是给他一块地,他也未必能种的明白。”
朱元璋拍手道:“说得好!”
“咱要的,其实很简单,天下百姓人人都能吃饱饭,穿上衣,而不是一个个就知道抱着书啃。”
“宋濂,方才太子说的那些话,你好好想想。”
朱标方才的话简直就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头上。
如果天下人都能靠着读这些之乎者也就不会饿死,就不会造反。
咱也不用天天窝在御书房里批奏折,不用在武英殿召见官员议事了。
干脆一人发上一本书就能永享太平。
“老臣,明白了!”
随着宋濂深深作揖,朱元璋点了点头,带着太子殿下走了出去。
说归说,可课还得接着上。
走出大本堂之后,朱元璋问道:“标儿,你方才那些话说的很好,那些子曰诗云的,咱看了都头疼。”
朱标笑道:“儿子还是觉得,日后不光是大本堂,还有各地方的学塾,可以改一改教学的内容,多教些实用的东西。”
朱元璋点头道:“嗯,比方说,一些农具的制造,农时和天气的观测,都是最使用的。”
闻言,朱标点了点头。
“最好是以白话的形式印订成册,由各地官府组织下发让学子进行学习。”
“这样一来,就算是大部分学子参加科举却名落孙山,依旧有个糊口的活计,同时也能教导当地的百姓如何合理的耕种。”
朱元璋听着朱标的话,仿佛在看到一个忧国忧民的皇帝在诞生一般。
不愧是咱的儿子!
跟咱一样,一心把百姓放在心上。
“标儿,你比爹强,日后,必然是个比咱更好的皇帝。”
朱标没有答话,而是拢了拢身上的袍子。
“爹,天冷了,该穿厚些了。”
朱元璋搓着手道:
“是啊,金陵这破地方,热的时候是真热,冷的时候又是真冷。”
“刘伯温还说啥他会风水堪舆之术,结果就选了这么破地!”
朱标无奈道:“你咋啥都能赖到别人身上?”
“刘先生看的是风水,又不是水土。”
朱元璋冷哼道:“你是不知道,咱当年打仗,身上落下不少伤,这金陵还老下雨,一到下雨和冬天,我这腿和腰就疼的厉害。”
朱标扶着朱元璋在一旁坐下来。
“我知道,你一直想着看能不能把都城设在凤阳老家。”
“可是凤阳一来没有什么地形可言,二来人口不多,更重要的是,也没有多年积攒的各方面的社会基础。”
朱元璋瞪眼道:“咱当年没给老家谋点啥好处,这当了皇帝,还不给老家谋好处,那这TM皇帝不是白当了吗?”
朱标无奈道:“你都把凤阳定为中都了,还建了城池,迁了不少富户过去,又免税又免租的,还不够吗?”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可是咱总觉得不够啊。”
“你是没见过当年凤阳的那个样子。”
“你就说那个刘财主,他家不过是几头牛,几亩地,在当地就是个大地主了。”
“可是别的地方呢,人家那些真正的富户,那可是真的穿金戴银的。”
朱标扯回话头道:“你就别想了,凤阳是不可能的。”
“这才开国没几年,迁都也不合适,先在金陵住着吧,要是真的冷了疼了的,跟尚衣局那边说一声,给你做点保暖的东西。”
“毕竟上了岁数,也不是年轻小伙子了。”
朱元璋冷哼道:“胡说八道,你别看咱上了岁数,现在每天照样能吃能喝能睡,咱啊,不一定比你体格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