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奥斯卡是个外号(1 / 2)
张英不服气:“多少钱不是钱哪?交都交了的。再说就是办个公在哪不一样?”
“你赶紧把人搬过来,”张铁军去张英头上搓了一把:“赶紧的。我和电视台谈好了,用广告公司的名义赞助东方时空。
我说的是两年一千万,赶紧去把这个合同签回来把钱打过去。
还有,赞助和打广告可是两码事儿,广告的制作发布都能谈,好好谈一谈,暂时来说不用太计较,先打进去再说。”
“怎么谈?”张英还是没弄太懂:“一千万这么多,就不能便宜点啊?”
“他们手里有五分钟的广告时长,台里还有五分钟,看看能不能谈个价钱把这十分钟包下来,由咱们来制作广告发布。
和赞助一样,也签两年,具体的价格到是不用太较劲儿,明白吧?要的是把事情给钉死。然后三份合同都要加一条,到期我们要有优先续约权。”
“到时候他们要是涨价怎么办?”张英看了看张铁军:“一年五百万也太多了,现在给这些,那以后他得要多少?”
这个时候还没有人感觉电视广告会成为吸金产业,国内的广告还处于起步期。
东方时空最开始谈的赞助费用就是五百万,结果临到签合同那个老板退了,后悔了。
然后又谈了个三百万,临到签合同付款那个老板跑了,躲起来了,估计是感觉太多不值当。
最后卖了个两百万,还是通过私人关系求来的,当时整个团队都激动的大叫……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这个时候节目广告费用也低,三十秒两千五百块,就这个价格都没能堆满三分钟,最后也是通过私人关系跑去给人家服装商场拍小片儿。
“明年你要是能签到三千万,一年,你想要什么我给什么,你想干什么干什么。敢赌不?”
张英看着张铁军眨巴了一会儿眼睛,摇摇头:“不,不赌,我感觉我肯定赌不过你。你是说到明年他们这个就值钱了是吧?”
张铁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抓紧时间把广告制作团队搞起来,从文案策划创意到摄制剪辑都要找到可以独当一面的。
不怕花钱,不怕给高工资,要的就是能力和思维,暂时接不到活就拍自己,咱们又是商场又是酒店写字楼的,这么多公司轮着拍。
拍广告,拍短片,拍故事,拍纪录片,只要拍的好剪的好做的好都有奖金。”
“不花钱哪?”张英听得一愣一愣的:“就是随便造害呗?这钱最后谁出?”
这个时候拍什么要想效果好只能用胶片,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机器一开就是在烧钱一样。录像带的成像质量要差很多。
“你是不是忘了,咱们还有一家影视公司,你不打算拍电影电视剧?你不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和团队吗?笨。
方方面面的人手都要招,给他们练,文案编剧导演摄像剪辑收音配音,前后期制作人员都要有,包括乐器演奏和录音师。”
“那不是影视公司的事情吗?”
“自己人分那么清楚干什么?广告公司影视公司不都是工作?先期是培养,后面再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擅长具体分就行了。”
“现在拍电影能不能行啊,”小柳有点担心:“我看人家都那么厉害,咱们没名没气的,拿啥和人家比?谁看哪?”
九三年是中国电影电视剧的梦幻之年,张艺谋,陈凯歌冲击戛纳,姜文,葛优成名,冯小刚崭露头角。连着几部国产电影电视剧大爆。
这一年也是港台电影的爆发年,好电影一部接着一部。
不管是行内行外,所有人都在沸腾,信心满满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就是结局有点意外,这就有点出道即巅峰的意思。
谁也没想到九三年的爆发之后,就是十几年的沉寂,大倒退。
九四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漫长的寒冬,票房回到了七十年代末的水平,虽然在九五九七两年有点小跳跃,但没跳起来。
一直持续到了零五年,票房终于回到了八九年的水平。不过,零五年的电影票一张三四十块,而八九年是一块钱,两块钱。
这里有行业的低产,有发行方的宰杀,也有放映方的杀鸡取卵,问题简单又复杂。
“拍好了就有人看。”张铁军说:“这个不需要你们担心,再说也不着急,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咱们离着能拍还早的很,慢慢来。”
张英问:“到时候咱们也去拿奖呗?”
张铁军摇摇头:“凑那个热闹干什么,不去,我都搞不明白为什么需要一帮老外来肯定电影好不好,他们能看懂吗?”
“我看人家都在削着脑袋想去拿奖,就算拿不到去了也挺牛逼的样儿,咱们不去?”
“不去。就像咱们的公司不上市的一样,也不会去外国评什么奖,用他们评什么?有病。以后咱们自己弄个奖,把外国人的电影拿来咱们给他评。”
“你让人家来人家就来呀?外国人那么牛逼。”
“der啊,哪牛逼了?都是那些捧臭脚的给捧出来的,他们拿外国人当爹,那是认祖归宗去了,得到认可激动的不行。
咱们用不着,咱们自己当爹,砸钱呗,钱砸到位你看他来不来,到时候得抢着来信不?”
“咱们。自己办奖啊?”
“不行吗?诺贝尔就是私人奖项,谁说它不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