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温莎和巴尔莫勒(2 / 2)

加入书签

    “事实上,城堡是战争文化,”

    曾景旋笑着给老罗解释:“它是因为战争而生的,我去过很多英国著名的城堡,其实居住的话一点也不会感觉舒服。

    阴暗,潮湿,整个充满了一股腐霉的气味儿,结构和规划上也基本并不适合生活需求,改造和维护的费用高昂到令人绝望。”

    张铁军搓了搓下巴:“要不,就温莎堡吧,”他越琢磨感觉越行:“就温莎堡,要弄就整最好的,最出名的。

    咱们所有的支行分行都按这个来建,要求完全外观完全复原,里面凯瑟林你负责设计。

    凯瑟林,你找设计师测算一下,看看同比缩建的话需要多大的地皮,我指的是主体建筑,不过可以尽量的多复制一部分。”

    温莎堡占地十公顷,也就是一百五十亩,想完全一模一样的复制到也不是不可能,但需要考虑有些城市想买这么大的地块相当有难度。

    银行嘛,你不可能把银行建到城郊去,必须得在城市的中心,黄金地段。

    “其实,”曾景旋思考着说:“我们可以把支行和分行分开,支行如果打造温莎堡的话,那我建议分行拷贝巴尔莫勒尔堡。我是说主体建筑。”

    那肯定是主体建筑,整个巴尔莫勒尔堡占地三十多万亩,是故宫的两百八十倍,想复刻也不可能啊。

    不过它的大部分是草地和公园,和故宫不是一回事儿,主体建筑并不算大。

    温莎堡是英女王的家族城堡,巴尔莫勒尔堡是女王的度假庄园,她在巴尔莫勒尔堡居住的时间要更多一些。

    温莎堡实话实说就是一种象征,反复的修复都抵挡不了它的霉腐和漏雨。

    事实上,国外在屋顶防水这方面真的是毫无建树,不管是谁的房子,所以就修了我们看来相当奇幻的尖尖顶,又高又尖又长,就是为了防水。

    俄罗斯风格的圆形顶也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它受到了蒙古包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的文化。匈奴和突厥。

    是他们从汉唐开始把中原文化源源不断的带去了西方。也就是意大利。

    “可以,就按这个思路去准备吧,方案做好拿给我看看。”张铁军没有犹豫的点头答应下来。

    张铁军喜欢老建筑,但并不迷恋西方的老建筑,虽然它们确实大多也都比较好看,但是渣打是英国的银行嘛,这么搞就比较合适。

    就像他花那么多的钱到处搜集古建人才来打造唐宫酒店,也并不是他有多喜欢唐代的建筑,但那是历史,是最强大的历史时刻。

    明清的建筑,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他眼里都漂亮,因为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我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品味和欣赏,但我们更要学会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正视历史。

    曾景旋和老罗都比较激动,其实也不知道激动个什么玩艺儿,反正就是有一种想马上去大干一场的冲动。

    “铁军,”李树生敲敲门走进来:“大连有个姓王的找过来了,说是和你约好的。”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已经要四点钟了,这老王来的有点晚呐:“请他进来吧,仲市长的关系。”

    “谁呀?”老罗问了一声:“需要我们回避一下不?”

    “不用,”张铁军摇摇头:“大连搞开发的,仲市长给搭的线儿,我都没见过。”

    “开发呀?搞了什么工程吗?是国营还是个体户?”

    “搞了好几年的旧城改造,”张铁军搓了搓脸:“大连城区的旧城改造一大半都是他干的,这几年也有点家底儿。

    原来就是个区属企业,街道的修房队你知道吧?现在公司化,股份制了,他应该是百分百持股。”

    过去,六、七、八三个十年,那时候都是舍宅,平房,还有民国时期的老楼。

    东北各市的区,街道,厂矿都搞了不少自己的修房队,建筑队,到处给职工和居民修缮房屋,也盖房子。

    到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次推动房改的时候,开始出现地产开发公司,大都是由这种修房队和建筑队转型过来的。

    老王算是里面做的最好最突出的那一拨,他是承包了区里的修房队,成立的公司实际上更偏向于挂靠性质。

    就一个亏损的烂摊子,按照要求公司化,然后就把他给塞过来了,自负盈亏。他确实是从无到有赤手空拳打下来的江山。

    当时他就是西岗区的一个小干部。

    老王今年正好四十岁整,胖乎乎的,瞅着相当精神,已经有点大老板那味儿了。当然,从民间来看,他确实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大老板了。

    老百姓不可能知道这么一个他们眼中的大老板,正在为了两千万贷款焦头烂额,批下来就壮大,批不下来很可能就此破产。

    “王老板。”

    “张主任。您好您好。”王老板就伸出了双手,笑着,带着一些拘谨和张铁军握在一起。

    他这会儿还不是后来的王大老板,见过的最大领导就是老仲了,自然也还做不到那么从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