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兖徐之役(1 / 2)

加入书签

初平四年(193年),十月九日,秋。

        陈都,廷尉府。

        黄昏已过,廷尉府中大部分的房舍都已经熄灭了灯火,只有少数的几处还仍然还亮着黯淡的灯火。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两名手执着灯笼,腰佩着环首刀的卫士从长廊之中缓步走过,警惕的查看着四周,任何的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都没有被他们所遗漏。

        就算是身处安全的腹地,这些卫士也没有丝毫的放松警惕,仍旧恪守职责巡视着府衙。

        李成轻轻关上了窗户,不再去看窗外。

        灯火摇曳,他的案桌之上摆放着不少的简牍。

        李成再次向着四下看了一眼,又缓步走了一圈,扫视着了房舍一番,这才重新坐在了席上。

        房间之中的灯很多,但是他只点燃了一盏。

        李成坐在了席上,将案桌上的简牍简单的整理了一下,然后将灯往着自己身前移动了一下。

        随后伸手进入怀中,取出了一个细小的木制的小筒。

        李成双手握住木筒轻轻一用力,筒盖和筒身便分离了开来,一张卷成了一团的纸卷从木筒之中便掉了出来。

        李成一手将木筒收入怀中,另一手同时拿起了掉在了案桌之上的那张纸卷。

        慢慢展开纸卷,李成的双眉微蹙,眼神伴随着摇曳的灯火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脚步声再度传来,离得距离并不近,李成双目微眯,将手中的纸卷举起放在了身前的灯火上。

        黄纸遇到灯火瞬间便被引燃,只不过李成的注意力并不在手中正在燃烧的纸卷上,而是在房舍之外。

        脚步声很快再度过去,廷尉府中的卫士巡视的时间间隔并不长。

        卷纸不大,只是燃烧了很短的时间便已经全部燃烧殆尽,所留下的灰烬也没有多少,很快便被李成全部清理了干净。

        李成坐在席上,这是他进入陈都之后,第一次收到来自太平道的密令。

        密令之上,不仅印着鹰狼卫和枢密院的印章,甚至还印着许安的私章,足以见事情的重要性。

        而密令上的命令,也是让李成感到有些棘手,他知道若是按照密令上行事,一旦事成,恐怕整个汉庭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庭如今看起来各方势力皆是通力合作,前线军将奋勇作战,但实则在陈都等地,早已经是暗流涌动。

        李成如今在廷尉府中任官,也能接触一些朝中的机密。

        现在陈都朝中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以孙坚为首,袁术为辅,程普、朱治、孙策等掌握着兵权的将校,其多来自于豫、扬两州。

        若只是孙坚,只掌握军权,其实影响力不大。

        但是因为袁术的原因,其在朝堂之上的影响颇深,毕竟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绍于北称帝建制,也没有让刘协对于袁术有太多的别扭,刘协对于孙坚和袁术两人信任已经是让另外两派都感觉到了不安。

        第二派,则是以刘宠为主,郭嘉、戏志才等人为辅,还有不少的将校都支持刘宠。

        庙堂之上,不少的高官都偏向于刘宠,其中三公之一的司空张喜也是和刘宠站在一起。

        而荆州牧刘表和新任的扬州刺史刘繇也是支持刘宠。

        第三派,则是以王允为主的长安派,皇甫嵩、盖勋等人为辅。

        王允是如今汉庭的司徒,而皇甫嵩则是如今汉庭的太尉,那些自长安而来的官员和豪强世家都支持着他们。

        他们各自的家族也具有影响力,更不用提他们都是老臣,本身名望就高。

        不过虽然具备着相当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却没有掌握多少的兵权。

        曾经王允和皇甫嵩等百官虽然在长安朝廷之中任职,但是毕竟是被董卓胁迫。

        如今刘辩已经退位,长安百官德高望重者众多,谁又有资格能来清算他们?

        永远忠臣汉天子,谁是天子忠于谁。

        如今汉室的正统已定,只有刘协一人。

        虽然董太后和何皇后两人并不对付,但是这样的争斗并没有延续到刘辩和刘协的身上。

        两人都是处于深宫之中,虽然身处帝王家,但是两人的感情并不比寻常人家的兄弟要薄弱多少。

        因此刘协对于这些在长安朝廷之中任职的官吏并没有什么成见,相反因为王允等人带着刘辩逃出了长安,刘协还因为嘉奖了一番王允和皇甫嵩等人。

        如今汉庭占据、豫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五州之地。

        其州中长官,分别是豫州牧孙坚,兖州刺史曹操,徐州牧陶谦、扬州刺史刘繇、荆州牧刘表。

        扬州刺史刘繇、荆州牧刘表支持刘宠。

        徐州牧陶谦则是支持孙坚。

        兖州刺史曹操保持着中立,并没有在任何的场合上公开站队过。

        刘备掌握着幽州骑军地位也是举足轻重,他和曹操两人一样也是保持着中立,没有接介入三派的纷争。

        王允并没有刺史和州牧一级的地方官员支持,只是在朝廷具备着影响力。

        只不过,王允和刘宠似乎达成了共识,李成也算是王允的心腹,因此得到了一些信息。

        伴随着兖州、徐州、青州越发激烈的战事,有人上表天子,认为如今孙坚作为主帅,应当全力以赴以应对叛军进攻,再身兼豫州牧一职却是有些力不从心,建议重新选拔一人作为豫州牧。

        而在所有备选人之中,呼声最高的,便是盖勋。

        盖勋曾任凉州汉阳郡长史,迁任汉阳太守,后入朝为讨虏校尉,汉灵帝刘宏在世时对盖勋信任有佳,后又命其担任京兆尹,镇守长安。

        汉灵帝无论是对于皇甫嵩还是卢植,向来都是严格无比,但凡事有不顺,责罚即下。

        但是当初征募盖勋入朝作为讨虏校尉时,盖勋多次直言不讳指出了刘宏为政所犯下的过失,两人却是没有发生过争论,反倒是君臣相知,颇为和睦。

        加上盖勋一直以来的行事,无论是董卓乱京之后的举动,还是董卓占据了京城之后的行为,都让盖勋成为豫州牧最优的人选。

        只是现在唯一的变故,就是在于盖勋的身上,盖勋似乎并没有接任豫州牧的意思。

        汉庭的朝堂之上情势错综复杂,三派之间现在没有明争,但是暗斗却是越演愈烈,只是三方现在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克制,并没有继续扩大的纠纷。

        而许安传递而来的密信,则是要他在为如今汉庭再添上一把火,将三方之间的纠纷彻底的摆到明面之上,让三方陷入相互的猜忌之中,进而加剧纠纷。

        而最好的办法,便是一场精心密谋的谋杀。

        为了配合他的行动,整个潜伏在汉庭的鹰卫缇骑都可以供他驱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