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无字碑(1 / 2)
韩宇踏入博物馆之前,有两件古物件,爱不释手的。
一是玄鸟纹,也叫凤鸟纹,是商代中晚期青铜器上最常见,也最为尊崇的纹样。
一是金文字体的“字坊”。“字坊”,它采用了金文中“字”的字形建造而成。
两件古物件,把文字历史描绘出浓重的历史底蕴。
韩宇来到博物馆门口,推开玻璃门,正待继续前行,被紧跟着自己屁股的小团拦住。
“主人,历史长河太长了,靠人的脚力流程,你还不得花费几年时间才观赏得完?”小团说。
“你有更好的办法?”
小团把韩宇引领到博物馆的另一处入口,入口旁边搭着一间颇有科技气味的小屋子,与博物馆的古色古香,十分不搭。
“这黑屋有点突兀啊!”
小团点头说:“确实是不属于历史文字的产品,但为了方便游客快速浏览,我在偏厅打造这座列车,也是属于无奈的。”
“主人,您先上车,车速虽快,但胜在这是属于游戏,游戏里的人,是不会错过任何风景和细节的。”
韩宇没有拒绝小团的好意,在历史长河里,自己犹如沧海之一粟,翻不起任何波浪。
以微小的姿态,观看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唯有靠时速来推进,才算得上是来得及。
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哦,应该再外加三万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用长度来换算时间,恐怕能绕着地球转几百圈了吧。
列车无声启航,两面风景快速掠过,韩宇脑子里的影像也跟着高速切换,但如同小团所承诺的:速度虽快,但脑子响应速度更快,没把风景错失。
列车正在进入主体馆。
主体馆的干道两侧,是由28片铜质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
如果说博物馆外边是大气恢宏,那么进入博物馆后也不失让人赞叹之处。
列车进入博物馆。
四周墙壁上的文字随机选自《康熙字典》,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
继续前行就进入序厅。让韩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巨大的透光穹顶和四面浮雕。
序厅上面是圆拱形玻璃屋顶,即天圆,大厅方形,即地方。
周围那些小灯,则代表着星星。阳光照耀下,四面的浮雕上,都是斑驳陆离的倩影,仿佛时空的痕迹,又好像是星宿星座。随着日光光线的转移,大厅里出现了时光流溯的景象。
序厅中央,展现在眼前是三幅巨大的浮雕,其实身后还有一块,只不过不像其他三块一样是落地浮雕,而是半部悬挂的样式,为了让出入口。
北面表现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最上面的是史前陶文,往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最下方是书写在纸张上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了汉字从陶器刻画、甲骨契镂、到铸于铜、勒于石,最终发展到纸张书写的历程。
南面浮雕表现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西面浮雕集中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字,选择主要是少数民族里比较典型的吉祥话语。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还有一些现在不再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