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国君昏聩不明,臣子高傲自(2 / 2)

加入书签

    就好比历史中的袁绍,四世三公,坐拥冀州、青州、并州、幽州。

    官渡之战挥军十万,几乎将曹操逼上了绝路。

    可就是在曹操火烧乌巢的时候,袁绍退缩了。

    做出了出兵之后唯一一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次失误。

    面对后方乌巢失守,还有前面的曹军营寨,袁绍选择了两头下注,而且前往进攻曹军大营的,还是出发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信心不足的张郃、高览。

    而且像这样的退缩,还不是一次。

    董卓入京的时候,袁绍就已经临阵退缩过一次,这才让董卓有机会掌控洛阳。

    正是因为袁绍缺少了临阵决断的勇气,才将江山拱手送给曹操。

    而这些品质,

    韩林都有。

    相反,

    宋国皇帝赵构,还不如袁绍。

    同样的,

    不光皇帝不行,就连君臣。

    这段时间,

    管仲可是派人将周边邻国的情报,能查到的消息全部查的一清二楚。

    抛开那些小国之外,

    管仲一眼就看出了宋国的弱点。

    国君昏聩不明,臣子高傲自大。

    这里的臣子说的就是宋望湄。

    能力是有几分,但心胸狭隘,心高气傲。

    这样的宋国,无疑成为了管仲的目标。

    相比之下,

    另一边的赵国。

    虽然国君也有一点各种毛病。

    但是,有着李木和廉破的存在,管仲认为他们不会那么轻易的上当。

    说白了,

    还是觉得宋国比较傻。

    好骗。

    至于其中详细的计划,其实管仲也早已和韩林沟通过了。

    得到韩林的点头之后,这才开始实施。

    现在的宋国,很显然已经掉进了管仲的陷阱里。

    拍板之后,

    宋国便将相关消息,八百里加急送往赵国。

    同时,

    国内也在加紧筹备出征的事宜。

    两天后,

    十五万大军,宋望湄为主帅,出兵伐齐。

    又是一天之后,

    赵国也出兵策应。

    二十五万大军兵分两路,分别由李木和廉破统帅。

    一边是由廉破统领的偏师,六万兵马进逼魏国,大军陈列在赵魏边境上。

    防止魏国出兵救助齐国。

    另一路,

    由李木率领十九万大军,直逼齐国。

    随着两国不再隐藏,撕下伪装。

    边境线上,

    各种情报犹如雪花一般送往临淄。

    但是由于管仲人在宋国,

    这些密信一时间不知道要给谁看。

    整个齐国的朝堂,直接没了统筹大局的人。

    韩林也懒得去管这些事。

    面对堆积如山的各种密信视而不见。

    直接扔在角落。

    其他的一众官员仿佛是无头苍蝇一样,乱作一团。

    这种混乱的情况,

    落在叶清秋的眼中,已经快要憋不住心中的笑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