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十一章 昔日情义(1 / 2)

加入书签

未等一众大臣进入武德殿内,便见到一个小内侍飞奔而来,跃过一众大臣径直来到立在殿外的王德面前,附耳言语几句。

        王德豁然色变,冲着大臣们一拱手:“诸位稍待,老奴有要事启禀陛下。”

        言罢,将大臣们丢在门外,一转身小跑进殿内……

        大臣们愕然止步,面面相觑。

        萧瑀靠近殿门,捋着胡须看着那小内侍,沉声问道:“发生何事,竟要比陛下与吾等商议国事更为重要?”

        小内侍战战兢兢,有心不答,可想到此事稍后必然哄传天下,瞒也瞒不住,只好小声答道:“回宋国公的话,方才郢国公自明德门入城,一身缟素,说是赵国公……薨了。”

        殿外数十大臣瞬间一静,诺大的场院之内鸦雀无声。

        萧瑀一哆嗦,居然将胡子揪掉好几根,脸上抽抽几下,瞪眼问道:“怎么薨的?”

        小内侍道:“这奴婢便不知了,郢国公只是求见陛下,有赵国公遗折呈给陛下,别的并未多说。”

        萧瑀面沉似水,与身边众臣互视一眼,闭口不言。

        长孙无忌……居然薨了?

        对于贞观朝来说,长孙无忌“第一勋臣”之名实至名归,无论是敌是友皆认可其襄助李二陛下抵顶乾坤、逆而篡取之事实,若非当年长孙无忌串联整个关陇门阀站在李二陛下身后与太子建成争斗,又何来之后的“玄武门之变”?

        就算依旧有玄武门之变,若吾关陇门阀归附,又何谈稳定关中、剪除太子建成羽翼?

        李二陛下之所以逆而篡取,长孙无忌居功至伟。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即便长孙无忌号令关陇起兵欲覆亡东宫、废黜太子,毕竟没有竖起反旗,并未反对李二陛下,名义之上只算是一场兵变,此等情形之下念及以往的功勋,李二陛下未必对其赶尽杀绝,顶多便是降爵、罢官,准许其幽居府邸、颐养天年。

        可谁能想到,长孙无忌居然薨了?

        少顷,王德自殿内出来,朗声道:“陛下有旨,请诸位大臣暂且至偏殿稍事休息。”

        而后对几个内侍吩咐一声,让他们领着大臣们前往偏殿,自己则快步向宫外走去。

        未几,引领着一身缟素的宇文士及来到武德殿,通禀之后,宇文士及进入殿内……

        ……

        李二陛下一身明黄色龙袍,端坐在御座之上,直愣愣的看着披麻戴孝的宇文士及大步进入殿内,三步并做两步来到丹陛之下,“噗通”跪倒,双手颤抖着将一份书信高举过头顶,悲声道:“陛下,赵国公……殁了!”

        李二陛下脸颊上的肌肉抽搐一下,面沉似水,摆了摆手。

        王德双手接过宇文士及手中的书信,快步来到陛下面前呈上……

        李二陛下伸手接过,看了看封口的火漆,又将信封递给王德,待王德用一柄小刀拆开封口取出信纸递给他,这才拿到眼前,一目十行的看了。

        武德殿内,落针可闻。

        李二陛下手中紧紧攥着这封书信,手背青筋暴突,眼眶有些泛红。

        他非是无情之人,更说不上铁石心肠,无论当初斩尽建成、元吉之子嗣,亦或是如今坚定易储之心,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要么为的是秦王府上上下下誓死追随他的部下及其家眷的性命,要么为的是他一手创建的贞观盛世能够千秋万载的延续下去。

        对待长孙无忌亦然。

        当年他与长孙无忌相识于少年时,脾气相得、志趣相投,立志要开创一番丰功伟绩。之后追随帐下出谋划策,将关陇拉到秦王府助他策划“玄武门之变”并且镇压关中,成就大业。论功绩,构建秦王府根基的“房谋杜断”亦在长孙无忌之下,故而于凌烟阁供奉功臣画像之时以长孙无忌为第一,余者皆无异议。

        这便是贞观以来的朝政格局。

        曾经数次当着天下面前誓言“共富贵”,即便关陇壮大已经危及皇权之稳定,李二陛下也未曾想过虢夺长孙无忌的一切权力,相反,压制关陇门阀未尝不是另外一众保证彼此之间情谊的一种方式,当双方的利益不再针锋相对,自然能够和平共处。

        直至长孙无忌胁迫褚遂良进献毒药……

        良久,李二陛下重重吐出一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