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2 / 2)

加入书签

        而这些地区,几年前还在辽国治下,虽然大多是汉化严重的契丹人和汉人混居,但对辽国的认可还是有的,为安抚这些地区耶律雅里这个前辽国公主就算没过门也要强行过门,至少对外宣称如此。

        王府这半年来可谓提心吊胆,外面为主人李长河担心,兵事向来瞬息万变,胜负难料,再者之前景国出兵效果都不怎么好。

        内部两个主母要生孩子,在这样的年代,生孩子等于去鬼门关小走一遭,出事的概率并不小,好在都母子平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关系北方,关光系自身,如果北方大仗失败,金国人趁机杀到大河边上,兵临开元城下也不无可能,所以不紧张是假的。

        这断时间不只王府,开元城上下有笼罩在一种淡淡的揪心之中。

        好在北方传回的是大捷,而且是景国立国百余年史无前例的大捷。

        王府上下欢呼雀跃,得到确切消息的当天,严昆激动的拿出自己积蓄,给所有人发了钱。

        而诗语和阿娇更是激动得除了给王府的人都发钱,还为王府工作的大量工人免费加工钱,家肉,还发红包。

        还亲自去城外寺庙还愿。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整个王府喜气洋洋。

        偏偏这时,另一个消息也几乎同时传到开元,皇太孙在金国都城下,不顾两国关系彻底破裂的危险,强行夺走了金国皇后。

        随后还有金国皇后蒲察伶,天下一人美人,美艳之名金国妇孺皆知,皇太孙拜倒在石榴裙下,不爱江山爱美人…

        等等各种添油加醋的传说也随着北方来的商旅过客陆续进城,然后从各种途径飘到王府。

        或是早上采买油盐酱醋的下人听到回来在厨房传开,或是在王府工业区干活的工人带到工地随后传入王府,王府管事的一些亲戚听说之后传入王府…

        总之消息传开之后,王府内的气氛有些微妙。

        按理来说,皇太孙可以入主东宫,但李长河坚持继续住在潇王府邸,皇上也同意了,但比起在宫内的东宫,宫外王府各种消息都来的更快,也外界接触也更多,这点是他没想到的。

        这是时间节点不紧不慢,两位妃子刚生产完没多久,前辽国公主耶律雅里刚住进府里,大家都不是没心没肺的人,已经能感受到不同寻常了。

        在那之后两天,大家默契的高兴归高兴,不在主母面前说什么高谈阔论北方大捷的事情了。

        以往这个时候,多在主人面前吹嘘殿下在外面的赫赫战功,可能会有赏,这次几乎没人不开眼。

        唯一一个不开眼的小丫头才进王府没多久,有此在服侍两位主母时候提了此事,还美言几句殿下在北方威风凛凛。

        当时主母也跟了一句“确实威风凛凛”,只不过说得有些阴阳怪气,第二天小丫头就委屈巴巴的去厨房帮忙了。

        唉…

        这时机也太微妙了,王府上下现在只盼着殿下能早点回来,倒不是回来就能打破这种气氛,而是殿下回来女主人们肯定就转移火力了,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轻松了。

        ……

        江州城外,众多官员和百姓出城送别李长河。

        城外二十多里处的小亭里,李长河喝了他们送行的酒,然后对站在王珂身边的谢临江道:“我想了好几天,有重任想交给你,你敢不敢担。”

        在众人注视中,谢临江上前一步,“殿下请说,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长河点点头,他已经下定决心,谢临江是个人才,但太书生意气,太天真,不打磨不敢放心用。

        之前担心把他派到辽东去又怕他他太过天真而害了自身,不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了,玉不琢不成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