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89章(2 / 2)

加入书签

        城楼之上,谢璟冷笑出声:“给我下毒,盗我兵符,再散播陛下去世的假消息,与城中奸贼勾结,以勤王之名,行叛逆之实,这就是钟将军在带你们做的事!”

        “我北府兵是为国家讨贼而生,是国家培育了你们,是百姓在缴纳赋税养你们,而你们呢?看看你们现在的行事,同室操戈,将京城搅得鸡犬不宁,百姓受难,这就是你们对国家、对百姓的报答吗?!”

        城楼之下,护城河岸,似万马齐喑。唯有钟彦捂着鲜血长流的眼睛,暴怒喝道:“他在撒谎!”

        “他根本不是谢帅!你们莫要听信于他!”

        谢璟唯笑:“看来,是要我射瞎你另一只眼睛才算是吗?”

        又对梁王道:“殿下,请放我下城,让我的兵好好看看,究竟谁才是他们的统领。”

        梁王面露难色。

        他毕竟只有一人,对面却是千军万马,若生哗变,岂不是白白送死?

        “殿下,请放我下去吧。”

        谢璟又重复了一遍,“没关系的,我带出来的兵,我信得过。”

        底下的士兵看看城楼上面色坚毅的元帅,又看看流血不止的钟彦,终究反应过来,一拳砸在他另一只未受伤的眼睛上:

        “好你个钟彦,你竟敢欺骗我们,行叛逆之事!”

        “你对谢帅都做了什么?你为什么用谢帅的兵符骗我们是勤王?你究竟想做什么?”

        底下已经厮打起来,钟彦一方很快不敌,被北府兵捆绑起来,欲交由谢璟发落。

        谢璟遂命令大军后锋做前军,退后数里,一时之间,吊桥之下,旌旗千里,烟尘蔽日,随后才对梁王道:“殿下,您现在可以放我出城了。”

        “钟彦虽已被擒,但军中群龙无首,易生哗变,还须有人主持大局。”

        ——

        当日,北府兵在谢璟的带领下退出玄武门地界,缴械投降。

        陆升等人万想不到他竟活着逃了出来,局面既已扭转,再想挟诏书以令天下自是痴人说梦,遂丢下被挟做人质的何太后、何令菀等人,在王逊部的掩护下逃出宫城,往三吴地区逃窜。

        穷寇莫追,梁王最终决定先行打扫京中残局,只派遣了小队人马追赶,大军留在城内,等待皇兄回京。

        是以,半月之后,桓羡快马加鞭赶回建康之时,京中已然平定下来,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谢璟的那八万北府军就驻扎在京郊禁军营地,为禁军所看管。待天子回銮,更是肉袒负荆,入玉烛殿请罪:

        “臣谢璟,身为北府兵主,不能看管好兵符,致使奸人有机可乘,此罪一也。”

        “其次,身为一州长官,不能约束自己的部众,以致部下为奸人所蒙骗,以勤王之名行叛逆之事,而京中百姓罹难者甚广。此罪二也。”

        “臣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他额头触地,伏叩有声,清瘦的背影在大殿投进的深蓝天光里拉出长长的影子。虽然再恨眼前的这个人,这一刻,却也为自己险些酿成的大难而发自内心的懊悔。

        差一点,曾祖父留给他的北府军,国之柱石,就将被打上叛贼的烙印。

        差一点,陈郡谢氏的百年清誉,就要因他一时的疏忽,万劫不复。

        桓羡立在空荡荡的大殿里,看着眼前跪着的青年臣子,少年时的侍读,心情复杂。

        因了某些事,他从来都不喜欢眼前的这个青年,但不可否认的是,谢璟已做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尽可能地将这场祸乱带来的灾难降到了最低。

        他无法怪罪。

        鎏金盘龙的殿柱后仍传来女子压抑的轻泣声,知道她想见他,他有些恼怒,面上却是春风般和煦:

        “朕知你忠心,你已尽力做到了最好,不必过多自责。”

        他说着,倒示意薛稚从大柱后出来:“现在,你且看看,这一位是谁?”

        作者有话说:

        桓狗:可恶,要在她的前任面前装大度。

        有时间我会回头修一修重逢后那几章,最近跟读实在掉的太厉害了,可能真的哪里出了问题吧,待我回头修一修。然后,我今晚本来可以双更的,但是我太丧了,写不下去。这个剧情过完还有一个大高潮,就要完结了。最多十天吧。

        结局和你们想的都不一样,桓狗目前也还没有完全抱得妹妹归,但结局早定,不会更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