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章(1 / 2)

加入书签

圣上一道旨意,  将信国公降为国郡。

        曹氏一家成日唉声叹气,阴雨连绵,冷清得门可罗雀,往日巴结奉承的人,  不知在背后如何取笑。

        曹密竹撑了一把伞,  站在廊下,  听说二小姐发烧了。

        下人嚼舌根:“只怕是来给信国公府求情的吧,  这时候倒想起咱们家小姐了。”

        他清冷的脸生出怒气:“不是为这事来的!”

        下人们笑眯眯道:“您别等了,  小姐瞧见您这张脸只怕不高兴。”

        曹密竹一愣:“至仪的眼睛能看见了?”

        二小姐有眼疾,  当年她从马背坠落,世家子一哄而散,  耽误了救治的时机,曹密竹将她背回府时也晚了。

        下人古怪地瞅了他一眼:“早就好了。“

        曹密竹一怔,手中的伞微微倾斜,  雨丝顺着伞骨,滴滴答答湿透了他半边肩膀,浑然不觉。

        是因为什么事呢?这几日他一直在想。

        对了,  是吵架那晚。

        原来那晚她的眼疾就好了吗?原来她是因为看见他在安抚表妹吗?

        表妹与他早年有婚约,她家里落魄后,母亲便取消了婚约。

        那晚表妹家里出了事,  哭着问他拿钱,  他动了恻隐之心。

        原来至仪是因为瞧见了这一幕,  才骂他狼心狗肺的吗?

        她原是满心期待给他一个惊喜,亲口告诉他,  那时候他不明所以,  甚至指责她耍小姐脾气。

        满城人都知道她重见光明,  夫君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是他从来都没有关心过她,  倘若他能察觉出来,倘若他能多瞥一眼她眼底温柔的光芒。

        曹密竹心口微滞,说不上的发闷。

        他转身,开始还走得稳,后来踉跄了几步,心如刀绞,猛然扶住墙,指尖泛白,一向握笔平稳的手,颤抖个不停。

        蛛网探子禀报:“当日带辽袖骑马的老奴,并非首辅府的人,也不是信国公府和岐世子安排的人,找到他人时,他已经投湖自尽了。”

        “那就是查不出了?”文凤真微掀眼帘。

        探子头皮一紧:“其实属下已经查出他是谁的人了,只是……

        “有话就说。”

        探子抬眼,一字一句说:“那匹受惊的马,不能再查了。”

        “哦。”

        文凤真靠上椅子,手臂搭在椅圈,神色沉静。

        “我知道是谁了。”

        探子继续跪在地上。

        “还有一事,近日岐世子身上的杨梅疮压不住了,生得满身满脸都是,有进气没出气了,岐王勃然大怒,将府里的小男倌赶了出去。”

        “全城……全城都传是您害死了岐世子……”

        文凤真心不在焉道:“不会太晚了吗?”

        “叫他等死吧。”

        被门楼的飞檐挑起的瓦黑天空,星星点点碎光隐没。

        文凤真做了一场梦。

        摇摇晃晃的马背上,少女一袭红装,束腰拢胸,如此艳俗颜色,衬得她明艳动人。

        身板清瘦,讲话软声软气,魂魄都叫她勾走了。

        她说:“陛下……我不敢上马……”

        她结结巴巴,差点哭出声:“马太高了,陛下……我的脚一离地我就害怕……”

        真是胆小如鼠,又实在惹人垂爱。

        两滴泪珠在下巴摇摇欲坠,脖颈被日光晒得薄红,熟透了的浆果。

        她在马背上紧紧抓着他的手,小可怜似的,只往他怀里躲。

        不忍心苛责,甚至连一句重话也没说。

        文凤真按着她毛茸茸的小脑袋,埋在自己胸口,呼吸炽热,倾洒在她脖颈。

        他漫不经心地握住了她的手指,与她掌心紧紧相贴。

        “安心。”

        骏马渐渐不走动了。

        少女被他盯得发烫,她害怕这个姿势,更令她无法掌控,随时都会摔下去的失控感。

        绵绵乌发平铺垂落在马背。

        膝盖顶开了她,她惊怯地想和拢双腿,复又被掰开。

        恶劣又过分。

        她小衣都湿透了,细腻的皮肤渐渐泛红,凌乱的发丝潮湿地黏在脸侧。

        云雾渐渐散开,她转过头来,模糊中,一双乌眸水润浸透,睁大了,楚楚可怜,无辜到叫人心甘情愿溺毙了。

        “究竟是谁。”

        他想掰过她的下巴,看个清楚,倏然一下子消失不见。

        醒来后,文凤真有些愠怒。

        他披上外袍,喝了一口冷茶,坐在书案前,手指搭在眉心,眸色沉静得可怕,如同深湖廖远。

        文凤真心想:无论何时,他绝不会教这种蠢材骑马。

        大雪时断时续整整三天,落刀子似的,压塌了城内流浪汉、难民搭盖的草棚,乞丐像个团子冻缩在墙角缝,巡城御史那边加派了人手。

        这等恶劣天气,自然要开棚救济,赈灾义卖。

        辽袖随着鹿门巷的商户收拾了书帖拿去去义卖。

        她戴了兜帽,宽大皮裘将身影遮得严严实实,只坐在客堂内,巡城御史明白她身子不好,起了一炉热炭。

        饶是如此,仍冷得不住伸出双手,呵了呵热气。

        护城河畔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满城学子挤破了头,不一会儿便将她的书帖一抢而空。

        布帘下,她偶尔露出一双纤细皓腕,殷红嘴唇一笑,翘起两个小梨涡,明艳动人。

        让人站在冰天雪地中,冻得直跺脚,也心满意足。

        雪芽一掀帘子:“姑娘,陆小姐来了。”

        兵部尚书之女陆稚玉素有才名,此次她将素日写的书帖拿来赈灾义卖。

        人人称赞她仁心仁德,京里鲜见大家闺秀的手笔,她又是风头无两的女诗人,京城的权贵圈子自然捧场。

        婢女捧了几个卷轴,笑道:“小姐,客卿们已经将字都写好了,全都题上了您的名字,是您要的小篆。”

        陆稚玉淡淡扫了一眼:“放这儿吧。”

        婢女递上热茶,小姐还站在窗前,似乎很不高兴。

        方才小姐在帘子后头见了那些要买书帖的权贵,气恼得回来脱了大氅,直说要将大氅烧得一干二净。

        陆稚玉不动声色地饮了口茶。

        “我的字怎么能被那些臭男人收了去,叫人恶心。”

        若不是为了贤名,她真是一丝都不愿瞧那些权贵一眼。

        无人知晓,陆家养客卿三百余人。

        有人专门为陆稚玉小姐写诗词,有人专门替她的文章润笔,有人专门为她写字绘画。

        婢女狡黠地笑道:“他们花大钱买的字帖,还以为真是小姐所写,啐!也不瞧他们配不配得上,左不过是花钱买笑话罢了。”

        陆稚玉的目光落在楼下的辽袖身上:“没想到,辽姐儿从乡下来的,又生得貌美柔弱,也能练得一手好字,实在难得。”

        婢女眼眸微转:“谁不知道义卖都是冲着小姐您来的,辽姐儿的字是卖得快,不过都是些贩夫走卒,寒酸学子,若是咱们,定不能让书帖流落到那种人手里。”

        她温和笑道:“这样冷的天,她只能守着一炉炭,也实在可怜,英雄不问出处,你失言了。”

        陆稚玉将卷轴抱在淮王殿下面前,请他代为转交那些高官。

        文凤真抚开卷轴,扫了一眼,牵起嘴角。

        “陆小姐,本王一向敬服你们陆家。”

        陆稚玉诧异抬头,眼眸微亮,脸颊浮现淡淡红晕,只有在这个人面前,她的清冷姿态才会松融。

        下一秒,陆稚玉嘴角的笑意倏然凝固。

        她瞧见文凤真抬起眼帘,一字一句清晰。

        “这些年陆家给你哄抬造势,砸了不少钱吧。”

        陆稚玉脸色苍白,眼眸中的光霎时熄灭。

        他盯着她,又仿佛不是在看她,目光中的漠然与不在意,就像在看一堵墙壁。

        “殿下……我不明白……”她竭力维持镇定。

        文凤真随意地敲了敲指节,眼帘微抬,逼视着,像是看透了她的窘迫,不依不饶地逼着。

        “真的写得出来吗?”

        他问得云淡风轻,拉家常似的,却每一字都狠狠扎在她心上,拿她当个笑话。

        她自小便能写一手锦绣文章,口吐珠玑。

        大宣只有贵女才有读书的机会,她格外出挑,享受世人赞誉,直到年岁渐长,她逐渐没落与常人无异。

        到最后……家中为了维持名声,专门豢养客卿替她代笔。

        陆稚玉面色难堪至极,咬紧嘴唇,往后踉跄了几步,扶住桌角。

        文凤真收了卷轴,似是再没兴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