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文凤真面上仍是风平浪静,  良久,呼吸平复,绯红渐退。

        茶楼下,  迤逦一道身影,  软白长纱垂落,  微风时拂,玉轻花柔。

        冯祥认出来了,  这不是辽姐儿吗?辽姐儿和宋公子出现在一处茶楼,  怎么会是巧合呢。

        文凤真抚了一下佛珠,  靠在椅背,  眉眼淡淡,  神情恢复如初,  似乎什么也未发生过。

        冯祥急着给他擦汗,  上回宁王仅仅给辽姑娘拂了一下雪,  那只手掌便被一箭射穿。

        这回,他却平静得可怕,  愈是这样愈异常。

        冯祥不由得小心伺候,却见文凤真眉眼舒展,  漫不经心地惬意。

        他忽然站起身,白袍猎猎,手持一柄短笛,放在唇盘。

        一记嘹亮的笛音。

        一头雪顶老鹰掠过屋檐,双翅扑扇强劲的风力,铁钩有力,  他把光阴招过来了。

        底下的百姓第一次见京城上空出现这么凶悍的鹰,  不由纷纷畏怯,  有胆小的已躲在了屋檐下。

        “什么玩意儿?这么凶……”

        仪仗队纷纷抬头,  状元郎勒住了马,面露疑惑之色,众人戒备起来。

        光阴盘旋在天空,威胁性极强,速度极快,时高时低,不知它到底得了什么命令。

        辽袖跑出茶楼,抬头望向天空。

        光阴?光阴想做什么?

        她抬腕,吹了一记哨调,想让光阴下来,明显无济于事,她急得面庞苍白。

        不一会儿,天际由炽红色渐渐转为暗色。

        密压压的小黑点,潮水般铺天盖地地涌过来,将黑线愈推愈近,仿佛乌云坠落,黑云压城城欲摧,压迫感强烈。

        众人认出,那是养在北苑林场的鸟,这是失控了吗?

        “快跑啊!把门拴上!”

        没人敢跟发疯的野物硬碰硬,百姓四散逃窜,回家紧紧关闭门窗。

        天色蓦然黯淡,仪仗队次第抬起长矛,携刀护卫簇拥在状元身旁。大家纷纷下了马,避免被这群恶鸟伤着。

        “有刺客!有刺客……快护住状元郎!”

        又是一声熟悉的笛音。

        辽袖预感不好,这不是冲着状元郎来的,她望向了宋搬山:“宋公子——”

        光阴箭一样冲向了宋公子。

        一瞬间凶险异常,它双翅扑腾着,劲风猎猎,无人敢上前。

        辽袖掀开面纱,小脸失去血色,立即吹了一记哨调。

        光阴的利爪差点勾嵌进宋公子的皮肉,被这一声哨调阻止,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儿,抚平了焦躁。

        良久,光阴重新飞回辽袖身旁,精神抖擞。

        她心神未定,揪了揪光阴的颈毛,不免担忧:“你怎么了?”

        天空中的阴翳逐渐散去。

        北苑林场的小黄门吓得骑马而来,下了马,踉踉跄跄收拾残局,还好没出什么事儿。

        他们一路揣测,终于弄明白发生了什么。

        光阴从前在北苑林场里便是鹰王,倘若不是光阴,这群小畜生绝不敢逃出来,可是光阴从前又是淮王殿下的鹰。

        他们猜到了是谁捣鬼,又不敢说。

        哎!届时朝廷问责起来,也只能以天象作解释。

        酒楼二楼上,那人唇角一牵,落下一声轻笑,放了笛子,白袍转身离开。

        冯祥早已瘫软得靠在柱子旁,遍体虚汗。

        辽袖回忆方才熟悉的两声笛音,似乎是从酒楼上传出来的。

        她跑过去,一抬头,二楼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她咬紧了唇,有些愠怒,除了他还能有谁。

        文凤真知道她破解了他的哨调。

        这是他给她种的心锚。

        他想告诉她:他已经知道她撒谎偷偷出来了。

        怎么哪儿都有他!

        辽袖连忙探看宋公子,关怀问:“宋公子,您没事吧。”

        宋搬山回以一笑:“不碍事,只是受了惊,我身子好得很。”

        他的衣衫被勾破了,倘若不是辽袖及时阻止,只怕光阴一钩下去血肉翻卷,鲜血淋漓,凶险万分。

        宋公子想抚慰光阴,却又不敢碰它,只好笑道。

        “辽姑娘,野物天生属于山林,崇慕自由,野性难以根除,这是他的本性,你不必责备它。”

        辽袖点点头,心绪不宁,她并不会责备光阴,因为她明白是谁在背后捣鬼。

        殿下他一向做事不计后果,又极其任性。

        嘈嘈杂杂的人群恢复了正常,状元还未过御极门,险些耽搁了时辰。

        她一回头,宁王殿下竟然站在遥遥几步远的地方。

        起初这里出了动乱,宁王原以为是刺客,赶来时,没想到遇见了辽袖,又惊又喜。

        他问:“辽姑娘方才没事吧?”

        辽袖回过神,抱着光阴后退了一步:“我没事,多谢宁王殿下关怀。

        宁王抬指,止住了身后的御林军,温言道。

        “让姑娘受惊了,本王有一事要与你商量,方才事出异常,逃了许多飞禽出来,动乱与你的野鹰有关,这只鹰原是出自北苑林场,本王打算将它带去调查。”

        辽袖有些紧张地抱紧了光阴。

        宁王安抚道:“辽姑娘,我们并不是要对它做什么,倘若你不放心,可以跟本王一起。”

        良久,她同意抱着光阴一块儿去,一行人抵达北苑林场,小黄门慌不迭招待,连声。

        “今日真是奇了,鸟全跑出去了,又来了这么多贵人。”

        当班的打了一下他的头,小黄门自知失言,吓得噤声。

        辽袖疑惑道:“除了我们,还有谁吗?”

        当班的一俯首,恭恭敬敬:“今日淮王殿下在练箭。”

        原来他在这儿等她呢!

        天气澄澈晴朗,辽袖望见马场左侧的宴席,坐着文凤真和一帮世家子,正谈笑风生,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马场上一匹青足骏正疾驰。

        一袭红装的少女纵马跃过一道道围栏,艳丽异常,扬着一束马鞭,无论弯腰还是仰身,都极其流畅。

        令人啧啧称奇,要练出这一手难度极高的马背功夫,不容易。

        看来,又是一位有心人。

        辽袖认得此人。

        红装少女出身骁勇世家,名叫姜楚,也是老淮王的旧部之女,文凤真的侧王妃人选。

        恐怕姜家见陆稚玉那边碰壁了门路,暗中嘲笑不说,想趁机先将女儿送进淮王府。

        哪怕做个侧妃,先进门就是有说头的。

        辽袖有时也不明白:文凤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他教她读书写字,按理是喜欢陆稚玉这样的才女,又教她骑马射猎,按道理是喜欢姜楚这样的烈性子。

        他如果上辈子收了她们,也不必费心力地教她了。

        好在她也无需去想这些,讨好旁人太累了,不如让自己活得轻松畅快。

        辽足望着姜楚在马上的英姿,只觉得有些可惜。

        帝王之心最不牢靠。

        如果不贪图一颗君心,那么人会自在得多,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为自己活一回。

        天光正盛,姜楚翻身下马,一袭红装英姿飒爽,她前来讨个采头。

        世家子们哄然拍手:“好!”

        谢明给她递了盏酒,她一笑,毫不客气接过饮了  。

        又是一声兴致勃勃的“好!”

        “姜姑娘真是女中豪杰啊!”

        姜楚眉眼略有得意。

        她自小生长在北辽,作风豪放,不怎么估计京城的男女大防,一向自视与这些世家女不同,不若她们娇气,她向来不拘小节。

        冯祥也看得兴起,这个姜小姐真是有心啊。

        他忽然瞥到殿下心不在焉的,脸色不怎么好,众人顾忌着他脸色,马场增添一丝沉默,怎么都调不动乐子。

        文凤真好像心情不佳一整日了。

        他一眼都没看姜楚精彩的马术表演,目光落在黝黑的山林间,似乎望着起起伏伏的林叶。更让他沉默了。

        这真是罕见,文凤真往日极少松懈情绪,在宴席间永远是笑盈盈的。

        冯祥擦了擦汗,这回,殿下又是在等人吗?他今日净等人去了。

        谢明跟了文凤真最久,忽然大着胆子笑了一声:“殿下不会在等小菩萨吧。”

        什么小菩萨?这是谁?

        冯祥有些摸不着头脑。

        文凤真散漫地靠在椅背,连谢明的话也没听进耳里。

        姜楚有些不满,难堪地咬了唇。

        她为了这次马术,练了多少次,摔了多少遍,他却一眼没看,叫她如何不气!

        往日她露这一手,哪回不是赢得满场喝彩,被世家公子捧着哄着。

        再说,她投其所好,知道殿下最怀念北辽的马术。

        姜楚忍下脾气,像只小鹿般轻盈灵动,俏生生地盯着他。

        “殿下,我们打个赌如何,嗯……若是您输了,就把骊珠给我!”

        她伸出一根手指,眼底狡黠,笑眯眯道。

        “殿下您不会不敢吧!”

        世家子们开始起哄。

        姜楚活泼得让人心痒痒,讲话又勾起情调,一股子少女的天真烂漫,是个男人都想跟她赌!

        文凤真回了神,抚了抚佛珠,抬眸:“再说。”

        简简单单两个字,他面无表情,忽然起身离席。

        他不喜欢待在林场,蚊虫太多,他又容易引蚊虫叮咬,饶是熏了香也抵不住。

        气氛一下子僵冷,弄得人心惶惶,世家子们停了酒杯,纷纷察觉到不对劲。

        姜楚愣在原地,手足无措,绞着马鞭,泪珠差点涌出来了。

        什么人啊……

        文凤真走在灯火明灭的长廊下,心头的火越来越盛。

        今日先是在大太阳下晒了一身汗,从天色刚亮坐到盛午,又在这林场挨了一下午的蚊虫叮咬。

        他都不明白自己在等什么。

        直到……听了脚步,文凤真一抬眸,瞧见大灯笼下,抱着老鹰的少女。

        辽袖正好转身,与他视线交汇,瞳仁一丝不晃地盯着他,她懵了一下。

        这副懵懵懂懂的小模样,偏偏在她脸上最令人出神。

        日头晒得她面皮泛起一层薄红,生动鲜活,羽睫轻盈,瞳仁澄澈,濡湿的青丝黏腻耳侧。

        连一层薄薄面纱遮挡都能窥见的好看。

        她缓过神来,意识到片刻之前,眼前的人给她的心锚。

        那道笛音,那场彰显他不高兴的动乱。

        文凤真原有些躁烦,看了她一会儿,那团郁火忽然就灭了,拨云见月,云消雨散。

        他微微抬手,轻声开口,嘴角几不可察地一牵,唇红齿白,清朗一笑。

        “辽姑娘之前身子不适,现在可好些了?”

        “之前辽姑娘说不来春闱。”

        “我信以为真了。”

        他的头微微点了一下,嘴角愈发上扬,语气温和,不像是责备,只是想瞧瞧她的小反应。

        他的眸光一丝不眨地盯着她,什么都不肯放过。

        文凤真本来是心存愠怒的,第一回被人摆了一道。

        他气极了,见着她本想好好质问一番,一开口,却什么重话都说不出,她娇气脆弱,禁不住重话。

        再说了,到底有什么要紧的呢?

        左不过还是见到了。

        只不过是他设计的,强求的,守株待兔一般。

        若是咄咄逼人,只怕把她的汗水逼出来了,非他所愿。

        “见过殿下,上回您派吕太医来过之后,我好很多了。”

        辽袖顺着台阶下。

        她那日撒了谎。

        文凤真要请她一起去春闱看热闹,她说肚子疼,却又叫人当场抓住,此刻略微窘迫,手脚都不知放哪里,耳根子红得滴血。

        尴尬极了,话语在口齿间凝涩住了。

        他不言不语,只盯着她看,气氛一时微妙起来,她不知她这副脸红的模样,愈发妍媚,令人有些心烦意乱。

        文凤真抿起嘴角,背过手,仰头,正好有一轮大明月,瞧得人心旷神怡,清风习习。

        他问:“那你今日可看到什么有趣的?状元郎好看吗?人多不多,除了你的奴婢,还碰见谁了?”

        好像寻常拉家常一样,语气淡淡,一连串发问,似乎问得透彻,就能当作今日他跟她一起去了。

        辽袖心生勇气,她有什么可跟他交代的呢?他今日不是守株待兔了很久吗?再者,她想跟谁去就跟谁去。

        而且他引起了整条朱雀长街的骚乱,所有的事因都是他。

        文凤真本人就是一个行走的大麻烦。

        辽袖微微一笑,简单的两个字:“好看。”

        冯祥不进抹了把汗,心想:方才殿下对姜小姐淡淡一句“再说”。

        如今辽姑娘又对殿下极其敷衍的一句“好看”。

        真是风水轮流转。

        文凤真没再开口,只是扬起的嘴角没有放下过。

        辽袖正不知如何应对他,宋公子刚好下了马车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