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1 / 2)

加入书签

中午,  车队到了一片旷野,大家在这里休整一番,吃点东西,  继续上路。

        李松不时到后面看看姜家人的情况,他爹来时嘱咐过他,一定要照顾好姜家人。

        他觉得姜家人挺神奇的,村里的一户百姓,  根本没去过潞州,  听说去潞州能赚钱,  就敢去潞州。反正他是不敢的。想他第一次出镖,  去的也是潞州,  队伍里全是老镖师,  他只跟着走一趟,还担心得不行。

        姜城其实也担心,  所以看见他过来,  便不停打听潞州的情况。

        一路上也没事,  李松便跟他详细说了起来。

        姜云珠在旁边听着,把他所说的情况跟自己所知道的互相印证了一番。当她听见李松提到某个人时,  她出声询问了几句,  算是为之后的计划做个铺垫。

        几个人正聊着,  李松忽然警惕地往后看去。

        “怎么回事?”姜城紧张地问。他们从长丰府逃荒来的路上,曾经碰见过土匪,幸亏他们远远看见就避开了,  不然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没事,  你们继续往前走。”李松道,  随后他一拨马头,  躲在了旁边一处山崖后面。

        姜云珠他们继续前行,  大概一刻钟后,李松打马跟上,手里还拎着一个人,后面还跟着一头驴。

        车队停下,李松把那人扔在地上。

        顾祁风哧溜一下爬起来,哼唧道,“我都说了我没跟着你们,路是你们家的吗,不让别人走。”

        是他,姜云珠等人诧异。

        这次要去潞州摆摊,姜云珠只带了薛京、姜城跟陈氏,许青山是车夫。

        说起来之前姜云珠还真低估了顾祁风的韧性,他似乎认准了姜家,一直在姜家四处找事做,他父母把他拉回去数次,也不管用,最后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用顾祁风的话说,他们终于认命了,知道他比不上顾宴州,也考不了科举。

        从那以后,他就更守在姜家。

        姜家人其实还挺喜欢他的,他性子活,会算账,嘴还甜,真是个当掌柜的好人选。

        这次他听说姜云珠要去潞州,便一直说他也想去,姜云珠自然不同意,谁知道他竟然悄悄跟了上来。

        “你们认识他吗?”李松问姜云珠等人。他去过姜家几次,好像在姜家看见过顾祁风。

        “你怎么跟来了。”姜城问。

        “我也想去潞州看看。”面对姜城,顾祁风还是很老实的,不过他还是忍不住道,“过完年,我也十四岁了,我堂兄十四岁还去了京城游学呢,我是比不上他,可我也不是个孩子了。”

        是的,顾祁风对自己其实有个清晰的认知,这些日子在姜家帮忙,他如鱼得水,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而机会往往需要自己争取,且稍纵即逝。

        在这个时代,十四岁确实不算小了,有人甚至已经结婚生子。

        姜城询问地看向姜云珠,现在怎么办,把人赶回去?已经走了大半天的路了,顾祁风一个人回去,更不安全。

        姜云珠皱眉。

        “不然让他跟着我吧。”许青山忽然道。顾祁风是顾永德的侄子,算起来跟他也是亲戚,于情于理,他都得照顾他。

        “青山哥,你最好了!”顾祁风立刻跑到许青山那里,好话说了一箩筐,甚至从包袱里掏出个苹果给许青山吃。

        许青山没接,只问他跟家里说了吗,一定要跟紧他云云。

        “跟我爹说了,没跟我娘说。我知道的,青山哥放心。”顾祁风保证道。

        一个小插曲,众人继续前进。

        天黑的时候,他们到了碧岭镇。

        “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中午就能到潞州了。”李松道。

        姜城等人没问题。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姜云珠却比众人都早起了一个时辰,在客栈的厨房里忙碌起来。等大家都起来的时候,她正好把锅里的东西倒进一个罐子,封好。

        “云珠,起这么早?做什么吃的,这么香。”陈氏四下打量,看见了姜云珠手里的罐子。

        “娘,这个我有用。”姜云珠道。

        客栈提供早饭,众人吃了早饭,罐子里的东西凉得差不多了,姜云珠把它倒出,切成小块,装进食盒,继续前进。

        将近午时,他们看见了潞州城的大门。潞州不愧是中南第一大城,城池宽阔雄伟,倚天拔地。光是城门,就有五米高,人在这种巨物面前,显得渺小无比。

        城门处车水马龙,陈氏跟姜城走过那巨大斑驳的青石板,都心中惴惴。

        姜云珠却有种熟悉感,这确实是她梦里生活了七年的潞州城。

        初五开始城里有庙会,一直到十五的花灯节,城里都会热闹非常。现在街道上就已经摆放了各种节日饰品,放眼望去,一片喜庆,行人如织。

        “你们接下来怎么办?”进了城,李松问。他们镖局把货物送到,一般都是当天就折返,然后在碧岭镇休息一晚,第二天回武陵县。

        姜家人呢?他们去哪里,住哪里。住客栈吗?平时倒还可以,现在这个时节,客栈里肯定人满为患,价钱也能翻着翻地往上涨。李松很担心他们找不到住处,或者,住客栈住一晚上要很多钱,他们卖吃食都赚不到这么多,不是赔本赚吆喝。

        “我们家在城西倒是有处库房,不过真的是库房,没窗户没水,放点东西还行,住人……”不太行,尤其,姜云珠他们好几个人,肯定没法住。当然,肯定比露宿街头强。但那样,还不如他出钱,给他们找个客栈。

        姜云珠本来还想找个货栈寄存东西,李松说他们那里能放东西,可真太好了。剩下就是找住的地方,她当然不会让李松出钱。

        “法同寺是往这边走吧?”她问李松。

        “你们要去法同寺?”李松疑惑。

        “嗯,听你说,法同寺的知客僧是个奇人。”

        潞州城有名的寺庙有六座,第一个就是金光寺,那是朝廷派人修建的,最大,香火也最盛,然后就是珈蓝寺、长明寺等。

        法同寺在这六座寺庙里排末等,但人也不少。

        法同寺的知客僧十分有名,他有点像商朝的伊尹,西汉的刘安,是个美食家。他曾写过一本《本味论》,阐述食物中的禅意。

        因他喜欢美食,法同寺的素斋十分有名。

        姜云珠梦里也去过法同寺几次,知道那知客僧的秉性,所以早做了计划。

        李松闻言,想起姜云珠之前相信问过那位知客僧的情况,也知道姜云珠做饭好吃,隐约有了个猜想。不过,他还是觉得姜云珠这样太冒险了。

        “我送你们去。”他道。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帮他们找客栈,起码他对潞州比较熟。

        “多谢,可是太麻烦你了。”姜云珠道。

        李松笑了,“他们卸货还要一点时间,我送你们,回来时间正刚好。”说完,他让那些镖师去卸货,他则给姜云珠他们带路。

        盛情难却,姜云珠他们赶着骡车、驴车跟在后面。

        过年过节到寺庙里上香的特别多,一是祈求佛祖保佑,二是顺便游玩,所以即便现在庙会还没开始,法同寺周围也人头攒动。

        到了这里,李松也傻眼,现在怎么办?往四处看,全是人。

        “爹,娘,你们看好车,在这里等我。”姜云珠拎着食盒下车。

        “云珠。”姜城跟陈氏担心道。

        “放心,我跟着姜姑娘。”李松道。他像铁塔一样,人高马大的,他护着姜云珠,很快在人群中给她开出了一条道路。

        不一时,姜云珠进了寺庙,看见一个负责接待香客的青年和尚,便走过去问,“师傅,请问寺里的普玄大师可在?”普玄就是寺里的知客僧。

        像法同寺这样的寺庙,知客僧也是有头脸的,不是来了权贵富户,他一般不会亲自接见。

        那青年和尚看了姜云珠一眼,便不敢再看。

        今天姜云珠特意穿上了那件柳氏送的新衣,头上带着两只小钗,人衣相衬,真如皎月明珠般端丽。

        青年和尚双手合十问,“敢问施主是?”问明是谁,他好进去禀告。

        姜云珠却把手里的食盒递给他,“我这里有道菜想请普玄大师品鉴一下,名字,等大师尝完再说吧。”她根本不可能报名字的,这里根本没人认识她。

        青年和尚看她的装扮、气质,听她的谈吐,感觉她肯定是哪家的贵人,不敢怠慢,接过食盒,往里去了。

        最近庙里事多,普玄正吩咐两个弟子做事,这时那个青年和尚捧着食盒走了进来。

        普玄停下。

        那青年和尚把事情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