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妃录(2 / 2)

加入书签

        躺平做个好人,然后把一切交给命运,是她喜欢看的文,但实在不是她的专长。

        =

        春风送来院中几位秀女的话音。

        或许也不只是春风的功劳,而是她们特意在用一种姜恒能听到的声音说‘悄悄话’。

        “贵妃娘娘压着咱们在这储秀宫不得出去,岂不是白误了时日?”误了什么时日不必明说,人人都清楚,是怕误了面圣的时机,误了得宠的前程。

        有人挑头说开这话,附和的人就多了。

        几声附和后,忽然有一道女声另起了话头问道:“咱们都被困在这储秀宫里,都是一般境遇,怎么信贵人一点儿不着急?每日也不出来跟咱们一同说说话,排解一二?”

        信贵人姜恒,坐在窗边供坐卧赏景的高低炕上,听她们提起了自己,就听得更认真了。

        关于她不加入群聊,这些秀女又会怎么说呢?

        春风送来的声音,语调都变高了,生怕姜恒听不到似的:“信贵人啊,人家可是第一日入宫参选的秀女!出身大族,阿玛的官位又高,当然自矜身份,才不跟咱们一起着急呢。”

        姜恒在窗下听着这话的语气,觉得酸的都可以泡出一罐子腊八蒜了。这样的酸话落在她耳朵里,她内心毫无波动,甚至因为想到腊八蒜还有点想吃饺子。

        也不怪有人说话酸,说来,这第几日进宫参选的秀女,可是有大讲究的。

        宫中选妃嫔称之为大选,所有满、蒙、汉八旗在旗的适龄姑娘都得参选,人数众多,一两日自然是选不完的。

        这时间线一拉长,入宫参选的先后顺序就重要了起来:毕竟皇上的时间宝贵如珍珠,那是不可能天天屈尊坐在这选基层员工的,基本也只有第一日会露面,相当于给这项仪式剪个彩,开个场。

        故而这第一日入宫参选的秀女,公认是最佳的一批。

        当然,不是指她们容貌身段最佳,而是指投胎水平最佳,一出生就摊上了好爹——须得满军旗与蒙军旗二品及以上官员府上的适龄姑娘,才能第一日入宫备选。

        这当真是考验投胎技术,毕竟爹是大器晚成型的高官之女都赶不上趟。

        只有这一天国之重臣们的女儿参选完毕后,之后的日子,才按照八旗划分,按一天两旗秀女入宫的流程选下去。

        排到后头的秀女,基本难亲眼见到皇上龙颜。

        而其中有些秀女自诩美貌才情,必能引皇上注目,却从开头就矮人一截错失被皇上亲选的机会,心中就格外不甘,逮到话头当然要酸一酸。

        姜恒也就有一搭没一搭听着,反正她是被酸的那个。

        说来在看书的时候,姜恒就发现女主赢在了起跑线上后,就直接躺在起跑线上。

        其实若她穿越的是真实历史,躺平也未尝不可,横竖家世摆在这里,按部就班的过日子等着升位份也是一条稳妥之路。

        但问题是姜恒看过这本《信妃录》,若是女主现在躺了,在将来五到十年里,会受到前赴后继的欺负,最后才能得到‘苦尽甘来帝王怜爱’的终局。

        姜恒能吃苦,但真是个不吃气的人。

        她决定支棱起来,既然赢在了起跑线上,那这场马拉松,她就一定会持之以恒的跑完。

        -

        姜恒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继续听外头的秀女小团体说话。

        虽说她看过这本小说,熟谙剧情,但现在这里已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些人也都是真实存在的,不再是书上没名没姓的‘一个秀女’‘另一个秀女’。

        不出意外,她们将会是自己未来一生的同事。

        姜恒还是准备认真收集些信息,无论是关于这个朝代,这个宫廷,还是这些秀女本身的出身性情。

        情报就像是银子,多了总比少了强。

        外头的秀女团依旧在议论年贵妃,虽不敢直接言语抱怨,但怨愤之意仍旧从语气中溢了出来。

        姜恒对照记忆中的剧情,边听边点头:嗯,也难怪这些秀女这么愤慨,实在是年贵妃这一回的行事太过了些,生生拦住了这一批新人的前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