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迟来的反应(1 / 2)
“喀尔喀的格格们这会子入宫做什么?”裕妃遗憾离开牌桌, 与姜恒往慈宁宫来。这个选秀的时间点,令裕妃很自然就联想到选秀上:“说来也有几年没有公主嫁到蒙古去了,莫不是皇上要纳几位蒙古嫔妃?”
姜恒则想起皇上之前提过, 想给弘时找个有主见有脾气的蒙古格格,大概这几位就是皇上挑中的候选人?
毕竟皇上只能看蒙古诸部的王公是否得用,划定个范围, 具体格格们的性子还是要太后来看。
姜恒和裕妃是在慈宁宫门口遇到熹妃的, 三人彼此见礼, 一并入内。
太后宫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
只见太后还穿着选秀女时穿的吉服坐在上头, 下首左右陪坐着几位太妃,五个穿着本族服饰的蒙古格格虚坐在下头。
蒙古的格格与蒙军旗的姑娘不一样。
蒙军旗跟满汉军旗的旗人一样, 都是按照皇上的安排,世代住在各驻防城内。大清开国日久,许多蒙古出身的蒙军旗人, 早就渐渐被同化,因朝上都用满汉双语, 有的年轻一辈连自家老祖宗的蒙语说的都不太利索了。
跟正经住在草原上的各蒙古部落完全不同。
这些蒙古部落的格格, 才带着真正的来自草原上的气息, 她们的笑容就像穿满了红玛瑙绿松石的头饰一般灿亮。哪怕来到这陌生的宫廷多少还有点拘谨,但言谈里头蓬勃的英气是规矩挡不住的。
三妃到了慈宁宫, 一番请安就耗时颇长:三妃要分别给太后太妃们请安,蒙古格格们又要站起来给三妃请安让座, 彼此认脸, 互相寒暄,等终于按序重新入座的时候,姜恒看了一眼钟表,果然一刻钟已经过去了。
在座的几位太妃, 有姜恒曾见过的并颇为熟悉的,比如太后右手边坐着的和太妃。
和太妃也出身瓜尔佳氏,从前宫中偶然见着,对姜恒就很和气。
尤其是敏敏出生后,和太妃于太后处见姜恒就更多了。因和太妃只在先帝爷四十年生过皇十八女,然而公主甚至都没正式序齿就夭折了,自此和妃也没有生养。
如今宫中好容易添了位公主,和太妃就很稀罕很喜欢,但凡太后娘娘带敏敏,她就总想来蹭看一眼。这会子见了姜恒,就又额外对她笑了笑。
且说和太妃年纪比皇上还小几岁,今年才刚满三十,虽是太妃,却性子活泛与一般只顾礼佛养老的妃嫔不同,跟太后能玩到一起去,太后今日也是叫她来热场子的,免得蒙古格格们太紧张。
在座的还有一位姜恒素日少见的宣太妃。
这位是如今宫中硕果仅存的唯一封妃的蒙古嫔妃,这会子有草原上的格格来,太后就将总是深居简出的宣太妃也请了来一并说话。
亲不亲故乡人,比起和太妃显然是来完成任务热场子的,宣太妃的激动就真切多了,叽里呱啦跟几位格格轮番说着蒙古话,问着草原上的事情。
在座除了宣太妃,其余人自太后起,蒙古语都属于生疏选修课程,只会点‘吃了吗?’‘孩子怎么样’之类的家常话。
一大串连起来就听不甚懂,只是各自微笑。
等激动的宣太妃告一段落后,太后看了看时辰,就适时发话可以散场了。
“几位格格就先住在建福宫,熹妃裕妃,带格格们去安置一一,信妃先留下,哀家还有话跟你说。”
建福宫?
熹妃和裕妃一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若这几位格格是皇上要收的蒙古嫔妃,应当住到储秀宫去。
可太后娘娘让住建福宫……那并不属于东西六宫范围,而是紫禁城最西边一处闲置的狭长宫殿,倒真是待客的规格。
熹妃裕妃带着几位蒙古格格告退后,宣太妃又恢复了往日平静中带着无聊的神态在原处坐着,开始回味方才家乡姑娘告诉她的草原诸事。和太妃则有眼色多了,看出太后单独留下信妃有话要说,于是叫上几位太妃:“今儿天好,咱们也回去摸牌吧。”
姜恒闻言不由莞尔:还好裕妃已经早一步走了,不然听说肯定羡慕坏了。
她们这属于好容易放年假,却从牌桌上被拉来加班的苦命人——接下来的年假肯定也泡汤了,太后皇后还在忙着选秀女,那三妃必要负责招待这几位蒙古格格。
诸位太妃都告退后,太后才长长出了一口气,乌雅嬷嬷上来给太后摘掉一看就重的不得了的吉服冠。
太后摘了手上的金指甲套,抬手按了按自己的眼眶:“这几日选看秀女,真是看的哀家眼睛都要瞎掉了。”
乌雅嬷嬷就在旁急道:“娘娘又说这不忌讳的话了!”
太后就对姜恒道:“你是经过的,自然知道,秀女们都穿着浅蓝一色,一样的装扮一样的衣裳,一排排看过去,岂不眼花。”又随手指了个宫女:“去体元殿传个话,哀家今日就不过去了,辛苦皇后吧。再给皇后送一盏”
待说过几句选秀的闲话,太后歇了过来,与姜恒道:“哀家留下你,是有缘故。皇帝的意思,是要给弘时选一个蒙古出身的福晋,这些格格的出身倒都差不离,只看个人品性罢了。”
“偏生哀家跟皇后这些日子脱不开身,且在这慈宁宫里,她们这些小姑娘也都拘着规矩,一时半刻也难看出什么来。倒是你私下多瞧瞧,她们每个人脾性如何。”
姜恒有点想婉拒:“到底是三阿哥的福晋,臣妾并非……”
太后叹气:“熹妃和裕妃都有自己的儿子不便说话,哀家也信得过你的眼光。且你只帮着掌掌眼,到时候来告诉哀家个人脾气就是了。”
姜恒只好接单:“太后娘娘想要个什么样的孙媳妇呢?”
太后想了想:“那件事后,弘时吓得胆子细了,人也闷了。既然皇上定了必得是蒙古福晋,那就要个活泼天真些性情好的。”
-
“要个稳重有主见,性子厉害的。”
姜恒听到皇上这么说的时候,直接深深叹了口气。
白日她刚从太后那接完单,夜里皇上也到永和宫来,就弘时的福晋提出了相反的考核标准。
听她叹气,皇上就猜到了,笑道:“朕不叫你为难,皇额娘有什么话你只管应承着就是了,朕这里自然有话说服她老人家,一点儿不与你相干。”
姜恒安心了:有皇上这句话就成。
==
且说五位蒙古格格入宫,在宫外激起的水花,绝对比宫里要大。
几个格格来自于喀尔喀蒙古,分属于其下三大部,出身各不相同;入宫住了建福宫,没有入住新人嫔妃该住的储秀宫;太后以客称呼——从宫里传出来的各种零碎消息,让适龄的宗亲都有些着慌。
皇上不会是想让他们联姻蒙古格格吧?!
要知道,先帝爷四十岁的时候,那都嫁了好几个公主郡主的到蒙古去了。而皇上今年也要过四十岁生辰,膝下却只有一个亲生的公主,且还在襁褓之间。再看四公主出生后,皇上种种殊荣,也不像舍得把女儿远嫁抚蒙的样子。
自来朝廷跟蒙古的关系多靠联姻巩固,皇上不会没有公主嫁出去,就要反其道行之,拿他们这些宗亲的婚事顶上,娶蒙古格格们过来以作拉拢吧!
其中最慌的就是十五爷,十六爷。
正如一般宗室女远嫁蒙古联姻效果不够,须得公主出嫁一样,一般宗亲男儿娶蒙古格格也没有联姻的分量,倒是他俩,身份足够,是先帝爷亲子兼当今万岁爷的皇弟,正福晋之位尚虚位以待,妥妥的联姻对象啊。
于是给他俩急的,一边自己去跟十三哥探口风求情,一边跟宫里的生母密太嫔王氏递话,请额娘从宫里求求太后,想想办法。
“这么不情愿?”永和宫情报小分队运转良好,秋雪知道自家娘娘最近忙着蒙古格格们的事儿,有什么新消息就第一时间递上来。
姜恒听了是真的有点纳闷。
据她这几日招待蒙古格格,这几位格格表现出的却是很有觉悟,很想争取嫁到大清宗室甚至是皇宫里来。从她们的满语水平就可知了,文绉绉的典故是不太通,但与宫里嫔妃正常交流完全没问题,显然是在家里就下过苦功夫的。
她们多性子坦率,跟年纪差不多的姜恒熟了些后,有直率大胆的格格直接对她道:“你们看我们都是出身喀尔喀,但在我们眼里,彼此部族却是不同的。草原上头争的就是人口、牲口与最丰美的草地。若是我嫁给京城的宗亲,部族里头就更有底气去与外头争了。”
见她们都想争取京城这个‘留职’,姜恒倒是心安不少,若是为了家族,三阿哥还真是个好的选择,是正经皇上的长子。
但她没想到外头宗亲居然这样害怕娶蒙古格格。
或许会有生活作风不同的一些需磨合的地方,但就至于抗拒成这样?
到底不是土著,许多潜规则她理解的还不够深。
姜恒就请了于嬷嬷来问,于嬷嬷现也肯推心置腹跟姜恒说话,就道:“旁的爷也罢了,真娶了蒙古格格也没什么。唯有十五爷十六爷格外担心。他们两位是一心想娶满洲大姓出身的贵女。”
“娘娘也知道,密太嫔本是汉人出身,是先帝爷自江南带回来的,不在旗的女子入宫原是不合规矩,后来为了堵外人的口舌,才记成汉军旗。”
“为此,密太嫔娘娘在京中自然是一点母家依靠也无的,之前最得宠的时候,几年里生了三个阿哥,先帝爷却连嫔位都不肯给。十五爷十六爷因没成婚,还都没封爵,本就没有母家的助力,就盼着这回选秀指一个满军旗高门大户的姑娘做福晋,能有一份妻族的助力,也算弥补自家的遗憾。”
她说的透彻,姜恒就明白了:婚姻的本质其实是生意。
对十五十六来说,娶蒙古格格并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和诉求。他们没赶上好时候在亲爹康熙爷手里封爵——落在同父异母兄长手里,安稳性当然不能跟亲爹比了。
皇上兄弟多,又有怡亲王珠玉在前,他们这些小的本就不显好,若再没有个强一点的妻族,常常在皇上面前提一提,扶持一把,哪怕是正经的皇弟,可能也就封个贝子之类的爵位被放到一边去了。
尤其密太嫔跟旁人不同,自己吃过身份上头的苦,当然她再得宠,晋封的也极为艰难。
如今更不想让儿子们重蹈覆辙,因为娶了蒙古的福晋,就一直当联姻的一块牌坊,领不了什么实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