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番外一(1 / 2)

加入书签

在敏敏小时候,  第一次表现出她未来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时,姜恒有段时间门是有点发愁的。

        敏敏不但留意于花鸟鱼虫风霜雨雪等自然万物,也喜好摆弄各色人造精美器物机括。除了这些实质的东西外,  还喜欢听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以及听人讲史。

        因兴趣爱好广博,她每天总是充实而快活的,哪怕佛诞日或是一些祈福日,她作为公主必须要手抄佛经的时候,  也都兴致盎然。

        甚至回来还跟她探讨起《华严经》中的微尘与刹海,对所谓“重重不可穷尽”的描述很感兴趣:“额娘,难道世上竟不止一个天地?”

        姜恒当时就心道:这不就专业对口了?

        于是大略讲了讲平行时空的理论,  果然敏敏着迷,  那几日就各种去找经文来看,还向法师讨教。姜恒还没来得及担心研究佛道会不会让她太看破红尘,敏敏的兴趣就又转移了。

        敏敏把一大摞经文压箱底的动作,让姜恒想起了自己从前收藏那些正经知识科普视频的样子:去吧,去我的收藏夹里吃灰去吧。

        姜恒看的又怀念又觉得可爱。

        这孩子,真是一点不钻牛角尖的脾性。

        于是姜恒的发愁,  更像是一种担心:她担心对敏敏来说,  这个宫廷太小。

        她感兴趣的事儿太多,终有一天,  她会想离开这里,想要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尤其是敏敏在看过徐霞客的游记后,  将其所写“达人所之未达,  探人所之未知”写了悬在自己屋里。[1]

        姜恒不是一定要把女儿拴在身边,只是实际现状限制了,敏敏是很难行万里路的。

        不光皇上不会放心,  姜恒自己也不会放心:这会子没有及时的通讯设备,也没有精准定位,白天没有柏油路,夜里没有路灯的,安全系数绝对堪忧。

        不过姜恒最终发现,她的担忧是多余的。

        十三岁那年,敏敏果然动了鲜衣怒马仗剑天涯轻装简行游遍大好河山的念头——主要起因还在姜恒自己,给女儿讲了不少武侠故事。

        姜恒婉转跟皇上探讨:孩子大了想出去怎么办。

        起初说的太婉转,皇上还没有会意,只道:“觉得宫里憋闷也是常事,让内务府预备车马,送敏敏去圆明园玩些时日散散心。”见姜恒还是欲言又止,皇上就道:“也是,圆明园也常去的,想必看够了,那畅春园如何?”

        他一分为二赐予十三弟十四弟的园子,历经多年,已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像是嵌在一起的阴阳图,颇有玩趣。

        姜恒:……

        只得把《徐霞客》游记塞给皇上。

        皇上捏着书脊反应了过来。

        想到徐霞客那种告别家人就单人单驴,背上简单小包袱就出发的模式,皇上就跟被捏着的书一样,面容皱了起来。

        沉思片刻,皇上就做出了决定:“朕会安排的。”

        皇上安排了敏敏一次‘梦想中’的出门,跟舅舅姜方与姜圆去附近城郭巡察,且是隐了身份的出门。

        两位舅舅起初听皇上说起:“带孩子一并出门长长见识”时,还以为皇上说的是六阿哥,心道阿哥过了十岁,独自出门也不是不行……然而听到皇上再说:“既如此,明日便来养心殿接敏敏。”时当场就给跪了。

        姜圆都难得结结巴巴道:“回皇上,臣,臣府中只怕没有合公主规制的马车。”

        皇上低头看桌上的一本折子:“无妨,敏敏跟你们骑马就是。她会骑马。”

        姜圆内心煎熬: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吧!

        皇上还额外嘱咐:“路上要当心,入口的水食要洁净,仔细她跌下马来伤着……除了这些大面上的照应,小节上倒不必格外周到,只当她是你们自家的儿郎跟着出门一般即可。”

        两位舅舅都是人精子,就有些明白了。

        到了出门这日,敏敏换了寻常世家小公子的常服,极兴奋于能跟舅舅们骑马出门,前一晚甚至没有睡好。

        姜恒非常体贴的从库里寻了一把格外具备仙侠气质的未开刃宝剑,给女儿带上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正如当年弘历弘昼送十四爷回来,一路上被洒了细土的路搞得满面尘沙的,敏敏也终于体会了一把,纵马仗剑,原来跟她想的截然不同!

        骑马走在官路(这还是官路!)上,跟在木兰围场精细整过适于赛马的草地上云泥之别。

        而那把额娘送给她的剑,更是只让她喜欢了半个时辰,过了半个时辰就开始坠的她半边身子难受。

        等终于到了一处驿站能歇息的时候,敏敏第一件事就是解剑送舅。

        只用一天的时间门,敏敏就领悟到了浪漫是表象,不便是永恒。

        敏敏:累咯,我还是在家里看看这个世界吧。

        爱,也没有那么爱。

        舒坦最重要,敏敏很快释然快乐而毫无压力的躺平了。

        姜恒见女儿躺的这么快,心道:大概是怀敏敏的时候,皇上在努力肝朝政她在努力做项目的缘故,将敏敏的毅力都用完了。

        不过她很欣慰,敏敏万事不萦于心,唯一持之以恒的就是快乐。

        =

        连婚事也是如此。

        太后娘娘的丧期满年后,皇上就开始着手为一对儿女挑选驸马和福晋。

        他是想多留女儿两年,但女婿的人选要早早挑起来。京中世家子弟虽多,有才学的也不少,但这可不是挑人做官,只要有才干,性情上有些微瑕也无妨。这可是挑女婿,皇上可是首重人品性情,其次便是家风家族、相貌本事。

        因怕知人知面不知心,皇上就将精挑细选出来的七八个合乎标准的少年人,统统弄到养心殿来做御前侍卫,准备亲自来当质检员。

        自有清来,御前侍卫一直是世家名门子弟晋身的最好途径之一,并不跟前朝一样只是简单的护卫。

        原本能在养心殿当值的御前侍卫,也都是上三旗出身,家底子很硬才慢慢熬到御前,能在皇上跟前露脸。

        忽然在这一年都惨遭调任,只好背地里落泪:呜呜呜,不但不是驸马候选人还惨遭调离核心岗位,这是什么人间门疾苦。

        没错,皇上的举动,宫内和朝野上都看的清楚:毕竟宫里只有一位公主,还是皇上的掌上明珠。

        皇上属于当阿玛的微妙心理,女儿逐渐长大,既知道要给她挑驸马,却也有种‘她还小呢,怎么会到了嫁人年龄’的鸵鸟感。

        直到太后皇后临去前的嘱托,才让皇上不得不放下犹豫行动起来。

        皇上觉得自己提早两年开始盯着女儿的驸马够早了,却不想世家们行动的更早:算年纪也能算出来这位唯一公主的适婚对象群体。

        因此家族出身够的,年纪相当的世家公子里,很有一批好的,都是被自家长辈盯着培养长大,从小到大履历清白绝无劣迹,而且性子温厚——只需要对照自家疼女儿的心想找什么样的女婿,就可同理皇上的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