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带姥姥买布料(2 / 2)

加入书签

  王姥姥声音缓慢的传来:“你两个舅舅都没有别的本事,也就只有一把子力气在地里使。”

  两家现在分开住,王姥姥跟着大舅家住,大舅给养老,小舅每年分粮后给孝敬粮。

  大舅家娶的大舅母是隔壁村的,生了一儿一女,大的是闺女,今年20岁了,还没有嫁人。

  王姥姥是过来人,知道结婚早了没啥好处,她觉得结婚早的话,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呢,就要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不说,还要再养个孩子,日子能好过吗?

  她活了这么久也看开了,但乡下就是这样子的,闺女十七八岁的就说亲事,早早的嫁出去,家里能节省一个人的口粮。

  但是别人家的姑娘是啥样的她管不着,自己家的姑娘,她还是能做主的,所以张青的大表姐才能20岁还待在家里,这在农村也算是大龄女青年了。

  也因此,大舅妈还有点怨怪王姥姥,还好大舅和表姐是个心里有数的,都赞同王姥姥的想法。

  大舅家小的是儿子,今年也有18岁了,跟张青是同一年的,比张青大月份。这个表哥读了高一就没读了,按大舅的话说就是脑子也不笨,只能说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他自己也不爱读书,让他读书跟要了他命似的。

  小舅家娶的小舅妈娘家也离的不远,隔了两个村子,走路两个小时左右。

  这年头因为交通不发达,都是这样的情况,说亲事基本上靠媒婆,媒婆也只是认识附近几个大队的人,不可能跑太远,所以也不存在远嫁的问题,除非是当兵的在驻地娶妻,退伍回老家。

  小舅家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姑娘,都比张青小。大的有17岁了,成绩好,现在还在读高中,只等毕业了,看能不能在城里找一份工作。

  中间一个也有15岁了,皮的很,天天不是上树摸鸟蛋,就是下河抓鱼。

  一天天的不干正事,也是家里几个孩子里面挨打最多的一个。

  最小的老三是个姑娘,今年才12岁,还在读初中。别看年龄小,懂事的很,每天放学以后,就约着几个小伙伴上山割猪草,一天也能挣两个工分。

  说起家里的几个娃,王姥姥声音里都是笑意,可见她对几个小辈的喜爱。

  两人聊了一会,就睡觉了,还是那句话,上了年纪的人,不能熬夜。

  第二天一早,张青就带着姥姥来到村口等牛车。

  不上工的时候,村里想坐牛车上镇上的人,就在这里等牛车,每次都是固定的时间点,一天就一趟,错过这个时间,就只能走着去镇上了。

  张青想带姥姥去镇上扯几尺布,给姥姥做衣服,她手里还有两张上次赵云山给的布票,刚好今天把它用了。

  现在的路还是土路,牛车走着,一颠一颠的,颠的张青屁股都快成两半了。就这样坐牛车一个人还要两毛钱。

  张青去镇上都是用两条腿走路去的,不是她舍不得两毛钱,而是为了她的屁股着想,她可不想屁股颠成两半。

  今天坐牛车,则是因为要带着姥姥去镇上。姥姥年纪大了,走不了太远的路。

  到了镇上,跟乔大爷约好了集合时间,大家就各自去办自己的事了。

  张青带着姥姥来到供销社,找柜员拿了几个颜色的布,最终选择了藏蓝色的棉布裁了六七尺。

  选好了布,她又买了些江米条和桃酥,给了钱和票,两人就离开了供销社。

  从头到尾张青都没提布是给姥姥买的,王姥姥只以为是外孙女给自己买来做衣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