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晒红薯干(1 / 2)

加入书签

张青也是说到做到,一下午的时间都在大队长家帮忙,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搭把手。

  跟张卫国两人在村子里借了些桌椅板凳,一趟趟的往大队长家搬去。

  新郎官张建国则是在大队长的带领下,拿上鞭炮纸钱到祖坟上祭祖,告知老祖宗这一喜事。

  来帮忙的人,晚上都是在大队长家吃完饭回去的。

  第二天一大早,张青便起来到春花婶家去了,只因为昨天晚上走的时候,春花婶拉着她,交代让今天早上早点来,让她跟着一起去女方家接亲。

  他们这边的规矩,结婚当天,男方这边带两个没结婚的小姑娘一起去接新娘。女方则是也有两个小姑娘送嫁,这些没结婚的姑娘都是从亲戚家找的关系比较好的平辈或者小辈,主家要给红包的。

  所以这样的事一般有姑娘的人家都愿意做,虽然红包不多,但主要是图个喜庆。

  准备好了,张青跟着一起到女方家去接亲,遇到那边有人拦门,张青麻利的递上开门红包,里面的人也没过多刁难,就爽利的给开了门。

  新娘子穿着一身崭新明亮的绿色军装,让人眼前一亮,据说是女方家有个亲戚帮忙弄到的,羡煞了一群大姑娘小伙子。

  要知道这个时候结婚穿军装已经是最高规格了,相当于后世大家对中式婚礼的追求。

  没见到新娘子身后那个姑娘眼里的羡慕都快化成实质了吗,眼睛恨不得黏在那套军装上。

  据春花婶说原本也是准备给张建国也找一套的,但时间来不及了,那个亲戚认识的人的衣服没有张建国能穿的上的,再去找,要花不少时间。

  一对新人拜别了父母,他们便准备往回走。

  张青拿了一把糖,往地上一撒,孩子们都欢呼着去抢地上的糖。

  新娘子接回去了之后,新人简单的给父母敬完茶,就准备开席了。

  大人孩子最期待的就是开席了,一个个筷子生风,这个时候,稍微慢一些,可能就只剩汤汤水水了。大家都是这样,也没有谁笑话谁。

  汉子们那桌则是张建国的大伯帮忙招待,甚至开始喝起酒来。

  吃完饭,大家帮忙简单收拾收拾就散场了,走的时候,还帮忙把自己的凳子盘子带走了。

  张青则是留着帮忙把东西都收拾好,才准备回去的。

  春花婶这是拉着她给她塞了一个红包,张青也没推辞,这是规矩,也是主人家的心意。

  婶子家给的红包包了6毛钱,这数字也是图个吉利,在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不少的了,大多数人结婚给的红包都只有两毛三毛,要不说大队长家的条件在村里还是数一数二的呢,从这结婚的酒席和包的红包就能看的出来。

  这之后,村里人开始陆陆续续挖红薯,因为红薯产量高,闹饥荒的时候,这就是保障,所以大家自留地里,多多少少都会种一些红薯。

  不管是蒸着吃,晒红薯干吃,或者磨红薯粉,都很好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