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一次意见分歧(1 / 2)
江州文艺工作座谈会是圆满成功的,萧书记的形象在文艺界也一下高大了起来。
而经过这次之后,一直名声不显,形象比较单薄的萧书记,被更多人所熟知,当然形象都是正面的。
萧书记事后对这场座谈会也很满意,认为王易前期制定的路线和方针是被验证有效可行的。
这件事之后,江州文艺圈也开始发力,因为此时央台黄金时间,基本上被东北圈的影视剧所占据,主要是以乡村题材为主的轻喜剧,还有以十九世纪为背景,讲述人口迁移的闯关东事件的电视剧。
而江州文艺圈,则开始主打年代剧,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州为背景,或者是八九十年代高速发展的江州为背景的影视作品。
不久之后一些有心人就发现,在国内形成了南北两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热潮,而这其实正是与那位竞争对手的暗中较量。
此时萧书记明面上还是占据优势的,但他其实也有一个严重的劣势,那就是江州远离京城,竞争对手在重要部长之位。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某些方面对方确实比萧书记更有便利。
文艺工作座谈会后,按照王易的前期规划,下一步就该是整顿江州国资系统了。
这是江州问题最严重,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中旬,正是一年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节,王易也开始逐渐关注,并有意通过姜姗姗插手国资系统的事情。
面对国资系统,策略不是像文艺界一样开座谈会,因为他们都清楚,跟这些人讲任何道理都没用。
文艺界重名,把这些人捧一捧,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但国资系统这些人只重利,他们的眼中只有钱和权,你就是拉着他们天天开会洗脑,也只是浪费口舌。
一个地方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政治,经济,文化。
文化这一块现在已经基本抓在了手里,经济问题在江州又是特别重大问题,外资和民营经济问题已经不大,所以勉强算抓了一半。
只要解决了国资系统,江州经济这一块就算掌握,那算基本在江州立足了。
而解决国资系统,依然是王易打头阵,最近他以市委副秘书长的身份,在姜姗姗的陪同下,考察调研了许多国资大企业。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属于国资,但不属于央企,都属于地方国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