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会哭的孩子(求追读)(1 / 2)

加入书签

豫章郡可不小,大到后来孙策都要进行分割,把南部分割出去,设立庐陵郡的程度。

    四面环山,东部就是武夷山脉,还毗邻南岭。

    大量山越藏于山林之中,伺机下山劫掠。

    就算没有刘繇和袁术这两个外部压力,就山越问题,诸葛玄也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驻扎这里。

    “现阶段,我们就驻扎在这里!”刘磐带着军队,来到了柴桑县,这里是后来的九江市所在。

    靠近彭蠡湖,也就是后来的鄱阳湖,可以在这里建设水寨,发展水军。

    历史上周瑜就在这里建设水寨,组建东吴水军。

    同时,不管是江夏郡还是丹阳郡要过来,柴桑首当其冲,可以说是豫章郡的门户所在。

    若刘繇不怕麻烦,走会稽乌伤(义乌)县,经大末县向西五百多里山路,倒也能抵达余汗县。

    不过到时候最先和他们交战的,就是武夷山脉里的彭氏山越。

    “向西可攻打江夏,向东可以前往丹阳,庐江,的确是不错的地方。”太史慈点了点头。

    江夏郡治下的各县,真就挺分散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

    在大别山脉以北有五个县,长江以南有三个县,最东面的下雉县,距离柴桑不过百(汉)里。

    每汉里416米左右,换算成公里,约42公里左右。

    “就是缺少水军方面的人才,以后在江东这边作战,没有水军可不行。”刘磐若有所思。

    外挂的提示出现一次后,就没有进一步提示。

    从上次提示的内容推断,下次搜索到物品,需要再等一个月,准确的说是再过去二十余天。

    搜索范围和机制暂时不明,也没有客服AI解答。

    当然这也不是坏事,至少没有AI布置任务。

    布置任务无所谓,若不完成还要处罚,甚至抹杀就恶心了。

    “荆州本来就有水军,无论是江陵水军,还是江夏水军。”黄忠提醒道,“若将军需要水军,写封信去襄阳便是。”

    既然没有直接脱离刘表自立,那么直接调兵过来,不比重新征兵方便?

    就算征召了士卒,可船舶也是需要建造,这成本比招兵要高得多。

    “那么说也的确,就这场战争的战报,也的确该送过去了。”刘磐点头。

    不如说再不写封战报回去,只怕刘表就算不怀疑什么,蔡瑁都要主动出击了。

    真的要写的时候,却是有些犯难。

    刘磐本身不擅文书,自己更不懂古代的行文风格,好在好歹会用毛笔写字。

    就是觉得比起水军人才,自己可能更缺打下手的文士。

    本着要一个也是要,要两个也是要的原则,用最直白的语言,最真诚的情感,洋洋洒洒三千多字下去。

    随着最后一个字写完,才发现已经过去两个时辰,只觉得腰酸背痛,手腕更是僵硬无比。

    待到墨迹放干,把纸张卷起,找个布袋把纸张放进去绑好,托人送去襄阳。

    这年头的纸张不耐保存,经不起反复折叠,价格也不便宜。

    却胜在轻便,也能书写更多的字。

    换了竹简,一册也就三百多字,五车下来也就十万字上下,也难怪要字字珠玑。

    有时候真不是古人习惯这样行文,而是不得不这样行文。

    亲随拿到信函,快马加鞭,不到三天就把信函送到襄阳。

    亲信本身就是刘氏家奴,验明身份走后门,顺利把信函送到刘表的手中。

    “居然是磐儿送来的战报?竖子,宁可写战报也不回来?”刘表知是刘磐来信,当即接过拆开。

    不顾自己的命令,滞留豫章郡不说,还把蔡和赶走,带着数百残兵与敌军交战。

    后续没有新的战报传回,可双方战力如此悬殊,让他担心那么久。

    刘表生气,气的是刘磐那么大的人,还那么意气用事。

    更多是担心,这段时间他总提心吊胆,担心传来什么不好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