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宴席求亲(求追读)(1 / 2)

加入书签

诸葛玄的宴请更多是应酬,客人也往往不止是刘磐,还会请一些豫章的豪族和儒生。

    自然而然的,向朗和伊籍也在被邀请的范围。

    为此还要从柴桑过去南昌,伊籍向朗也劝说过,这种级别的应酬,有条件还得参加。

    也就现阶段没什么事,到了战备时期,刘磐大概率是不会再来的。

    酒过三巡饭过五味,有条件顺便看点歌姬舞姬表演,然后就开始畅聊风雅颂,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可以理解,风雅颂有什么好聊的刘磐不太了解,只觉得纯粹是附庸风雅,卖弄学问。

    直至上次宴会,诸葛玄大概看出了什么,私下跟他说了句:“贤侄可知道,这天下有这闲情风雅颂的,都是些什么人?”

    刘磐恍然大悟,普通人活着已经很艰苦,寒门为了寻求出仕到处奔波,更别说一般人能接触到多少相关的书籍。

    唯独世家豪族,才有这个家学储备,才有这个闲情逸致。

    上层人士流行风雅颂,或许不是喜欢,而是区别‘我们’和‘别人’的方法。

    就如同后世的奢侈品,它们未必是必需品,但却是上层圈子的准入证。

    就这个,就能筛除掉七成以上的苍蝇。

    毕竟抱大腿这种行为,古今中外都属于很泛滥,也很烦人的。

    当然在这圈子里面,也不乏看不清这点,结果真喜欢上风雅颂,从而不务正业的白痴。

    用诸葛玄的说法,这种傻子很多人都愿意帮他成为家主,然后没多久就能瓜分他的家产。

    到他们这个层次,已经没多少土地可以购买,而且这样效率太慢。

    手段不好,对名声也有打击。

    宴会上,就算互相联姻的家族,都有可能背后捅刀子,更别说关系不亲密的。

    这些诸葛玄原本可能不用说,可他还是说了,这证明他是真把刘磐当成自己子侄来对待。

    刘磐这段时间也的确和诸葛玄亲近,不仅是想办法谋划诸葛瑾,主要还有诸葛玄的儿子。

    接触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诸葛玄的儿子就是诸葛诞,那好歹也是名将才,能收当然得收。

    不仅是和诸葛玄,还和诸葛亮和诸葛均打好关系,也见过诸葛贞和诸葛淑二女几次。

    诸葛贞是大姐,温柔善良。诸葛淑是小妹,活泼好动,俏皮可爱。

    “叔父,小侄又来打扰。”刘磐来到衙门后门,在家丁的带领下,来到偏厅这边。

    这年头衙门前衙是办公的地方,后面是太守的住所。

    当然太守觉得破旧,自己另外买个宅子也没什么。

    诸葛玄就不想把钱浪费在这种地方,稍微修整一下房舍就住下了。

    正因为前门是办公的地方,私人宴会自然不会走前门。

    后门的家眷进出的地方,于是走这里。

    也是穿越到这时代,刘磐才知道‘走后门’最初是这个意思。

    话说当头,向朗和伊籍也是分别上前见礼。

    作为刘磐的陪同,在他边上的席位坐了下来。

    大部分应酬,刘磐姑且还能应付,诗词歌赋,引经据典方面,那只能靠这两位助拳。

    赴宴的面孔都差不多,比如说徐宗这个豫章名士,与孔融交好。

    另外还有征士熊循,征士是学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隐士。

    这货刘磐有些印象,主要是他儿子熊昭是孙吴尚书令,次子熊睦也是尚书。

    除此之外还有豫章杨氏、吴氏、聂氏、修氏和胡氏子弟。

    有些是只身赴宴,有些把孩子带过来。

    比如聂家家主,带着自己的儿子聂友过来,这孩子今年才三岁。

    刘磐对三国了解不是很通透,对孙吴的了解更不多,这些人后来是否出仕为官,不是很清楚。

    只是家族若没有被兼并,且族中子弟才学不那么差的话,出仕为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国中后期的人才,在刘磐看来都属于注水严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