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2 / 2)

加入书签

        “据说是那波罗门僧人独自一人,前往照城去了。道照城居民如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于心不忍。那些素日信仰婆罗门教的人听了心中感动不已,纷纷前去送行。”在门外看了一时的张家仆人见张昙过来,禀道。

        可是他一个人纵使去了照城又有何用呢?张昙觉得此举无用,然而这世上的人,坐而论道的多,起而行之的少,更何况又有几人能如这僧人一般,单为一腔善念,便独自背行而去?

        看了一时,张昙转身回院内。走了两步,忽然间抬头,见武钲站在屋顶上,面向西方。

        那武钲不知何时站在了屋顶上。张昙看他,他似也心有所感,忽然转头看了下来。张昙一顿,点头致意,然后径自走向了木廊。

        过了一时,武钲果然下来找张昙。

        张昙便将她欲即日启程返回的打算说了。武钲虽猜想张昙必是要起身返程的,却未想她的决定如此迅速。

        “今日便走吗?”他再问了一次。

        张昙道了声是。

        武钲没有说话,忽然笑了笑,道:“张娘子这一趟远道而来,却别无所获,武某深感惭愧。”

        张昙闻言没有说话。于金精一事上,她确实是空手而归,因此自然也说不出“无妨,不碍”等等的宽慰话来。

        武钲知道张昙的不满,眼下却别无他法。他自然也可劝说张昙不妨再等一等,然而到底也未说出口。只接着带了点笑问:“未知张娘子打算如何处置我?”

        张昙道:“处置一词,未免过了。”

        武钲仍接着道:“这一趟原本是言明带张娘子来照城,商谈金精生意的,且这一路多赖张娘子照拂。如今事不成,自然要给个说法。”

        既拿不到金精,一百个说法又有何用?

        “照城一事,非人所能预料。我虽不虞,却也能接受。”张昙淡淡道。

        武钲以为张昙心中窝火,只是面上客气,故而自己一句一递的帮张昙把所有的梯子搭好,只待张昙提出要求来,却未想张昙最终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他顿了顿,忽然一收神色,拱手道:“多谢张娘子宽博。某还有一事要与张娘子商议,此次返程,恕我不能相随了。照城情势不明,我欲留在此地,等候消息。”说完又道:“金精一事,于我,绝未作废。待得情势明朗,我必当奉上金精。”

        他如此正色,倒比往日笑嘻嘻的时候看起来可信两分

        然而张昙淡淡一笑,也未说信不信,只道了句“好”。

        武钲放下手,又站了站,是欲言又止的神色,仿佛还有许多话要说。然而到底什么也没说,只是拱手告辞。他走后,张昙想了想,命人请阮叔来,说了几句,便命文竹去房中取了一个匣子来,阮叔捧着这匣子,去找阿难。一时转回来,见张昙无其他话,才退了下去。

        一时行李收好,物事备好。彭重来报,张昙便亲向梁守常和武钲道辞。

        武钲已然从阿难口中得知了那个匣子的事情。他知道张昙是误会了,然而离别在即,他未来得及再说什么,只是和梁守常一起送出村口。

        千里送行,终有一别。张昙再三请二人留步,又彼此各道珍重,便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行过一时,转过山口,再回头看时,那山村早掩在崇山之后,不见踪迹了。

        自此张昙一行快马加鞭,一路向东而去。不及月余便到了安达城,在王宫之中住了几日后,在安国王派遣的车队护卫之下,继续出发前往都护城。到了都护城又歇了几日,终于得以告辞,高车骏马,一路护送往积善城而去。

        她离开都护城数日后,一场初雪覆盖了城阙。而遥远的照城方向,早已大雪封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