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十九大(中)(1 / 2)

加入书签

十一月十八日,经过写票、投票、计票,大会选举产生了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监票人宣布选举结果有效。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共209人,候补委员共16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共123人。

        电视荧幕中,是鲜花锦簇的会议现场,唐逸端着茶杯,默默的喝着茶,坐在他身边的是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农业部部长于方舟。

        随着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产生,十九大即将落下帷幕,短短几天的政治舞台上可说波澜起伏,首先就是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引起了一些不怎么正常的讨论,接着修改党章的过程中,一些老同志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使得这份征询党内外意见达一年之久的草案又不得不几经修改,最后才勉强在大会获得通过。

        于方舟低着头,默默研究着新一届中委的名单,这份名单看似简单的一个个名字,实则体现了党内各力量的此消彼长,非局内人实在难以尽悉其中的奥秘,何况就算网中人,谁又能真的看透人心了?

        “方舟啊,一会儿日伦过来,你们都是尚书、侍郎,要多沟通。”唐逸放下了茶杯,微笑看向于方舟。

        财政部第一副部长冯日伦一向被党内看作跟随唐逸脚步最紧的干部之一,在十九大上,冯日伦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于方舟笑着点点头,目光却又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名单上,因为在那份名单里,唐万东的名字赫然在列,这预示着新一届纪委书记的人选竟然爆了大大的冷门。

        十九大前,包衡无疑是新一届纪委书记的最热门人选,外界都在盛传他在新的权力核心中的地位已经板上钉钉,但不想最终结果如此出人意表。

        或许是因为在支持安总理的各种声音中,包衡的声音太过响亮吧,这也使得在高层的各种权力交锋和妥协中出现了新的变数,使得包衡未能登上最能展现自己政治天赋的舞台,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但政治往往就是如此残酷和冰冷。当然,新的位置对于包衡来说,或许是另有一番天空。

        看到于方舟的目光盯在新一届纪委班子的名单上,唐逸也轻轻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明天你怎么看?”于方舟终于收回了目光看向唐逸。

        明天是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会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等一系列共和国权力的最高框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