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小型拍卖会(2 / 2)

加入书签

“感谢各位前辈以及同仁的光临,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顾谨言……”

宋文镜还真就没有想到,今天的主持人竟然是一位年约二十四五的美女。在他想来,这样的场合,肯定是选择一位德高望重的古玩界的老者来主持局面。要不然,这样的场合还真就不一定撑得住。

大概是看出了宋文镜疑惑,一旁的于嘉解释道:“你可不要小看这丫头,她可是京城最大的古玩店澜山雅苑的老板。”

“这么厉害?这么年轻?”宋文镜一脸的诧异。

他以为自己已经算得上很牛了,二十二岁,就已经坐拥数千万资产。可没有想到人家姑娘,才二十四五岁,就已经做到了这般程度。看来一山还比一山高啊!

“她的爷爷顾澜山在民国时期就是古董商,后来在四十年代又去了港岛经商。而顾谨言的父亲又是港岛的大商人,听说资产数十亿,生意遍布东南亚。如今国内政策放开,他们家老爷子就回到了国内,而顾谨言则一直跟着她爷爷学习古玩知识。”

一旁的于嘉给宋文镜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宋文镜恍然大悟。

原来是个富三代,怪不得能坐在京城古玩界第一把交椅之上。

不过“澜山雅苑”这名字起得真不咋的,就像某个小区一样。宋文镜不禁暗笑。

“好了,话不多说,下面就献上第一份拍卖品。这件拍卖品是有我们澜山雅苑提供的乾隆年制的青花洋彩梅瓶。”

此时的顾谨言已经说完了开场白,同时也让礼仪小姐端上一只小巧的乾隆年制的梅瓶。

听到此物竟然是清三代的乾隆年制,宋文镜不禁也坐直了身体,打算听听顾谨言的介绍。

可没有想到顾谨言并没有多做介绍,而是让有意向的客人上前观看,这倒是有些出乎宋文镜的意料。

一旁的于嘉很自然的站了起来,准备上前一观。

见此,宋文镜才知道这边的规矩。他是第一次参加,并不知晓。既然于嘉打算去看看,那他自然也想着去了解一番。

待他走上前面,而顾谨言则是手扶梅瓶,稍稍的举起,以便让众人能看得更加的仔细一些。

与雍正年制梅瓶的优雅内敛所不同,乾隆年制的梅瓶则是更显得绚烂多彩。这与皇帝的性格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从器型来看,此梅瓶上口微撇,颈部短小,但其大溜肩却是显得相当的滑润。而到了下腹部之时,又再次的收敛往内。一直到足圈位置,都给人一种绚烂的感觉。

至于其款底,自然是大清乾隆年制的款识。

十多分钟后,待到大部分人都已经看过一遍之后,顾谨言也就将大家请了下去。

“各位,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看法了。那么话不多说,我们开始竞价,起拍价三万元,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两千。”

顾谨言将梅瓶继续放在了一旁的展台之上,而她自己也已经重新站在台前,手中同时拿着一只拍卖锤。

按照这样一只梅瓶的价格,正常情况下,92年应该在五万左右。如果高于这样一个价格,那就属于溢价了。

目前的宋文镜收集的瓷器倒是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乾隆之后的,清三代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因为文物商店那边,所有清三代的官窑瓷器都不允许出售。而他手中现存的几只,还是当初捡漏得来的。

如今这个价格五六万比较合适,但十年后,这样的古玩至少是百万起步。当然,这其中通货膨胀的因素也占了不少。

宋文镜倒是很想拿下,刚刚他已经在想,如果不超过十万的话,干脆就买下来算了。回去之后,先放一放,暂时不出手,等古玩市场彻底的火爆起来,再拿出来出售。

至于是不是溢价太多,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了。清三代的瓷器,本就比较稀少,拿下一只是一只。

一旁的于嘉看着宋文镜若有所思的表情,他轻轻的捅了捅宋文镜,附耳说道:“你想买下来?”

宋文镜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我打听过了,这样的梅瓶应该不会超过六万,你自己看着办吧。”于嘉有些不放心的提醒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