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囤积好货1(2 / 2)

加入书签

果然,赵天成呵呵一笑,没有再提此事,而是主动的问道:“宋老板过来,是有什么事,还是?”

进店之时,宋文镜就已经看到了摆在中央位置的玻璃罩皿内,一块尺寸颇大的田黄石印章正稳稳当当的摆放其中。

“璞玉斋”,从其取名之中,就能看出,这家店铺主要以玉石为主。而这般尺寸的田黄石并不多见,肯定是他们店的镇店之宝之一了。

“赵老板,没有具体的事,就过来随意看看。”

说完,宋文镜就装作瞎溜达的模样,四处打量着。

“吆,这块田黄石印章倒是不错。”宋文镜故意的走到中央位置,指着玻璃器皿说道,“赵老板,还方便瞧瞧?”

看到宋文镜盯着自己的镇店之宝,赵天成自然有些得意。

“宋老板眼光不错,我拿来给你瞧瞧,看看宋老板还认出这是谁的印章。”

赵天成打开柜子,将印章取出,放在了宋文镜的手中。

当宋文镜接过之时,明显的感觉一沉。他赶紧用力抓好,万一掉在地上,这话可就说不清了。

整个印章高约二十五公分,长与宽则约为八公分;重量约为两千克左右。怪不得放在手中,明显的一种质重感。

而在其顶部位置雕刻一个古兽,似是麒麟,却又略有区别。印章的题跋则为:砚斋。

“吆!赵老板,这枚印章莫非是三朝名臣张廷玉的印章?”

“好眼力!”赵天成不禁拍手道。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徽省桐城人。清朝名臣,杰出的政治家。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之时,曾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

雍正皇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军机大臣)等职;

乾隆皇帝即位后,对于前朝重臣自然不会重用,而是选拔属于自己的班底,故而张廷玉选择了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病去世,享年84岁,谥号“文和”,配享太庙。

张廷玉是整个清朝时期,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汉臣。

看到此处,宋文镜不禁眼热起来。

这枚印章确实不错,无论本身的材质、雕刻的工艺,以及曾经的主人,都可以说是上上之选。最关键的是,在案头之上,赵天成竟然标价18万。

倒不是说这个价格如何,而是既然标价其中,就说明赵天成有售卖的想法,而不是只拿来参展。这倒是让宋文镜内心一喜。

只要愿意卖,那么后面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18万,高吗?以目前的物价计算,当然很高。可标价是标价,最终成交,还不是赵天成说了算。

看到宋文镜爱不释手的表情,赵天成就知道对方喜欢上了此印章。

每个人做生意的理念并不相同,宋文镜是清楚的知道今后几年古玩市场行情会疯涨,因此才有了囤积好货的想法。

而赵天成可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既然有人喜欢,如果价格合适的话,他当然愿意售出。

对他而言,售出之后,资金到手,可以再去收购其他的古玩,然后再去循环,这样才能生生不息。而不是像宋文镜如此这般,有个好东西,就想着捂在被窝里,舍不得拿出。

不过,两人都是做古玩生意的老手,谁都没有主动的提及售卖之事。仿佛谁先开口,谁就落入下风一样。

赵天成更是如坐云端,他相信,如果宋文镜真想拿下的话,自然会主动。而他,等着就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