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丰收之年(1 / 2)

加入书签

秋去冬来,时间如飞驰的流水,刹那即逝。仿佛眨眼之间,岁月的河流就已然转瞬而去。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只是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对于宋文镜来说,却是度日如年。

九月份,在医院待了将近半个多月。直到医院的主治医生同意,才搬回了家中休养,并且不定时的去医院换药、检查。

而宋建国夫妇也放下了乡下所有,留在了城里,照顾自家儿子。

没有办法,属于宋文镜的几家公司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各个公司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可宋文镜终究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于是也就在留在了城里,让他们定时的到家中汇报工作。

早在十一月份之时,宋文镜其实已经感觉没有大碍。除了左臂暂时难以发力以外,伤口早就已经愈合,并长出了新肉。

可即使如此,周丽娟还是不允许儿子出门,非得等到主治医生认同彻底伤愈才放心的让他去上班。

宋文镜能够理解母亲的苦楚,于是也就没有违背她的意思。直到1994年年底之时,才终于来到了公司。

此时的百盛建筑公司会议室内,宋文镜端坐中央位置。在其对面的则是各个公司的负责人,包括港岛新世纪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吴永涛都特地从港岛赶了过来。

吴永涛,原为高盛投资在港岛分公司的一位投资经理,因受到排挤,一直不得志而无法得到晋升。

后在陶大愚的介绍下,加入了宋文镜在港岛注册的投资公司,担任负责人,帮助宋文镜管理公司以及参与投资部分。

“人已经到齐,客套的话我们就无需多言,大家都各自介绍下各自负责的部分。”

宋文镜打开笔记本,而助理黄林也已经将相关的资料摆放在他的面前。他指了指戴新国,让他先行报告。

戴新国面露笑容,不紧不慢的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宋总,经过我的计算,94年全年,古玩店年收入为2854万元,纯利润1423万元;

在这其中,我们一共参加了四次古玩展销会,展销会的收入为1232万元,占比达到了52.3%;纯利润为718万,占比达到了47.1%。

另外,今年用于收购古玩的费用为525万。如今不将这项费用计算在内,我们文镜阁的纯利润将达到1948万。

今年年初以来,古玩市场继续火爆,各个古玩的涨幅在这个月相比年初已经大涨了120%。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去年年底,一枚普通的三级和田玉挂坠,我们的售价为1200元;而到了这个月,已经报价2500元。而我们的成本却没有变化。

当然,这主要得益于宋总当初囤积的和田玉籽料数量够多,到如今,我们才用去了三十分之一都不到。要不是宋总不让现在就将羊脂玉放出来,说不定我们的纯利润会达到了2000万以上。”

戴新国稍作停顿,喝了一口茶,继续开始介绍今年古玩店铺的收支情况。直到十多分钟后,才详细的介绍完今年所有的状况。

总体而言,得益于古玩市场的持续火爆,今年“文镜阁”可谓大放异彩。作为店铺的掌柜,戴新国自然也就有得意的本钱。

宋文镜点了点头,稍微夸奖了两句。这样的情况早就在他的计划之内,并没有感觉到意外。他相信,今后的古玩市场只会越来越旺盛,尤其是那些精品的价格,只会水涨船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