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2 / 2)

加入书签

  阿竹没责罚她,让人绞了干净的帕子过来给胖儿子擦脸,笑道:“豚豚是哥哥了,以后不能这么爱哭了哦。”

  胖儿子小脸哭得红红的,攀着阿竹的手站起来,凑过脸蛋去亲她的脸,阿竹也笑着在他胖脸蛋上亲了下,然后脖子便被孩子的两条小胳膊环住,胖儿子将脸紧紧地埋在她颈间,整具小身子都快窝在她怀里。

  旁边的丫鬟有些担心地看着母子俩,担心小世子压到王妃的肚子。

  阿竹发现胖儿子黏她黏得紧,也知道这几日她为了安胎和外边的事情,难免疏忽了他,心里也觉得对不起他,将他好生地抱了一回。

  阿竹正抱着胖儿子小声安慰着,突然见翡翠拎着裙子进来,跑得气喘吁吁,却一脸惊喜地道:“王妃,王爷回来了!”

  阿竹惊喜地看着门外,抱着胖儿子就要起身,旁边的丫鬟嬷嬷吓得惊叫“王妃”,可不敢让她抱着孩子。她想将胖儿子放下,但小家伙此时黏她黏得紧,根本不肯放开她,紧紧地搂着她的脖子,像牛皮糖一样,拔不下来。

  就这么折腾中,陆禹已经走进来了。

  “王爷!”阿竹抱着胖儿子坐在炕上,没法走过去,但眼睛却一直盯着他。

  陆禹的脸色有些苍白,看起来是失了血色,但精神不错。他大步走过来,将他们母子俩一起圈到怀里,一手抱过胖儿子,一手抱着妻子,分别在他们脸蛋上亲了下,宛若像一个寻常回家的丈夫般,娇妻稚儿在怀里。

  胖儿子已经有十天没见陆禹了,但是依然记得他,见着他就兴奋地挥舞着胖手叫嚷着:“爹爹,爹爹~~”

  阿竹看了眼凑过小猪嘴在陆禹脸上涂口水的胖儿子,忍不住笑道,“王爷,儿子认人的本事不错,一定是像我!”

  陆禹听出她言下之意,笑着摸了摸胖儿子的脑袋。

  是夜,哄睡了胖儿子后,阿竹掀着陆禹的衣服查看他身上的伤势,眼睛酸涩,差点又掉下眼泪来。

  胸前的绷带解开,那道狰狞的刀伤贯过胸膛,与白晰如玉的肌肤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还有泛着白的血肉,可见当时他受伤之重。然后又查看他的肩背、手臂,都有细碎的伤痕,还有右手上,从虎口裂开的伤,应该是当时整夜不停地厮杀,拿兵器留下的。

  “我没事,你别担心。”陆禹亲吻她的眼睛,这双眼睛一湿,他心头就有些慌。

  阿竹闷闷地发出了个鼻音,抽抽鼻子,拿药给他抹,动作十分轻柔,即便被那药味与淡淡的血腥味弄得胃部不舒服,仍是坚持给他上完了药,方抱着盂盆吐。

  见她如此受罪,陆禹忙将衣服穿上,过去拍抚着她的背。

  “我没事了,吐吐就好。”阿竹的神色有些倦怠,精神也不怎么好。这十天即便他时常让人传递消息回来,仍是让她十分担心,夜不能寐。

  等她重新漱了口,躺在床上,陆禹默默地将她抱在怀里,将头埋在她的胸口间,一时间无话。

  “胖竹筒,你可是后悔?”

  阿竹正抚着他的长发,突然听到他沙哑地开口,愣了下,不知道他问什么,但却坚定道:“自然不后悔的。”能得他全心全意的呵护宠爱,她有什么可后悔的?

  陆禹揽着她的手紧了紧,然后方叹息一声,轻轻地抚着她的背脊,说道:“幸好你无事……我将你丢下了,是我不对,幸好你无事。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情了!”

  阿竹笑着抑头亲了下他的唇角。

  这一夜,终于可以有个好眠了。

  *******

  八月金秋,秋风送爽。

  中秋过后,宫里正式举行了策封仪式,陆禹正式封为了太子,阿竹成了新鲜出炉的太子妃,胖儿子也成了皇太孙。

  阿竹进宫谢恩时,见到殿上的帝后。

  承平帝一脸病容,皇后依旧雍容华贵,皇后将太子妃的印鉴交给了阿竹,没说什么,只是拍拍她的手,询问她的身体情况。

  “养了好些天,已经无碍了。”阿竹温顺地请罪道,“让父皇母后担心了,是儿媳不孝。”

  “哪里是你的事情?不过是意外罢了。听你这么说,如此我便放心了。”皇后笑道:“你可要好生保重身体,太子膝下子嗣不多,可还要靠你呢,你还年轻,可要多为太子开枝散叶。”

  阿竹有些受宠若惊,皇后这话不会是说以后陆禹的孩子都是她所出吧?她下意识地看向旁边的皇帝,承平帝脸色平淡地坐在那儿喝茶,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那夜的事情,阿竹已经从陆禹那儿得知一些,知道帝后之间似乎有一段往事,而且□□挺狗血的。这次的宫变,虽然不是皇后策划的,但是皇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耐人寻味,按理说承平帝被枕边的女人及儿子背叛,又有儿子枉死其中,一定恨都恨死她了,但是现在看到帝后和平地坐在一起,感觉有些不真实。

  而且,承平帝会封陆禹为太子,其中除了他自己身体病重的原因,应该也有皇后在其中使的力。对于皇后而言,她不接受除了养子外的任何皇子成为太子。看这模样,皇后将皇宫控制得差不多了,皇帝看起来反而成了个傀儡。

  等阿竹谢恩离开,殿内的气氛便又变了。

  一反先前的祥和,气氛变得尖锐。

  承平帝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放在桌上,冷冷地看着皇后,哼道:“你倒是喜欢她,还许了她这般尊荣!作皇帝的哪里只能一个皇后?别异想天开了。”

  皇后斜睨了他一眼,根本未将他放在眼里,说话也随意了很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以为旁人做不到!禹儿是我养大的,他是什么性儿我最清楚!”

  “你——”

  “行了,皇上的身体不好,该去歇息了!臣妾还等着皇上尽快禅位给太子呢。”

  “你……”

  皇后拍了拍手,便有宫人进来,吩咐道:“皇上身子不好,你们还不快送皇上去内殿歇息?”

  “是!”

  *****

  十月,当京城下了第一场雪时,承平帝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连续两个月,边境传来了各种战报,有好有坏。承平帝看了心下稍安,思索片刻,便在一次朝会上提出了禅位于太子之事。

  太子跪下推辞,承平帝却直言唯有太子登基,才能平息近边境动荡、百姓之苦,群臣亦是附和,上书太子继位顺应天命,太子理应接下治理天下的重担。

  太子在群臣劝说中,只能无奈接旨,上前郑重接过诏书。

  一个月后,太子登基,昭告天下,并封赏群臣,以安天下民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