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攻守同盟(2 / 2)

加入书签

        即使这样的高效与高速有一部分是因为兰德皇子所打下的基础,他的爪牙,地面议会那些贵族法师以残酷但是有效的方式摧毁了青金和黑石这两个王国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将这两个国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驱赶到矿场、农场及手工工厂中,成为被剥夺了所有权利的实质上的奴隶,才使得工业联盟的制度移植能够成功。然而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又有谁能不为工业联盟在此过程中所展现的财力、物力及其所谓解放者的能力由衷拜服?

        但他们也一定要说,联盟人实在是给得太多,做得太过。给予那些奴隶自由已经足够,却还要给他们分配粮食和财产;不仅给他们粮食和财产,还要给他们农场和手工工场的股权;不仅让他们自主分配这些生产单位的产出,还要让他们结成组织,选举代表,以一种主人的姿态对地区事务指手画脚!这般违背常理、践踏良俗、堪称骇人听闻之事,联盟人做出来了,他们不仅做得出来,还要将它巩固及发展下去。至于那些被联盟人送饭到眼前的奴隶们,不必说,绝对不会把已经到了嘴里的东西吐出来。

        第二次裂隙战争的莫大危机就在眼前,他们怎能行此邪道?!

        可是联盟人虽然从善如流,对这方面的意见却从来听而不闻。因为工业联盟已经完全表现出了他们的强大,强大即意味着正确,所以他们将在联盟地区通行的种种制度搬用过来时几乎无人抵抗,并且在他们施行这些在观察员看来不合人性的举措时,不仅有民众的完全配合,甚至还有宗教人士的鼓吹,那些野教士见人便说:“过去的我们一直都被伪教蒙蔽了!联盟是天国在人间的投影,所以它是如此完美,解放者从中而出,便是主的天使,所以他们一边行祂的正义,一边拯救祂的羔羊,还要同来自堕落之渊的魔神战争——一切都如圣典所示!我们所苦等的福已经来了面前!”

        即使无信仰的联盟人对这番说辞十分婉拒,但他们也不干涉他人的信仰自由,于是这种理论不仅迅速在新自治区内传播开去,由于同西洲诸国的经贸往来变多,还呈现出向外蔓延的明显趋势。

        “完全可以理解。他们现在非常需要一个能够让他们抵抗恐惧的偶像,这个解释就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这样的新偶像。”赫曼说,“不管有多么不符合实际,只要工业联盟很强大这一点是真的就足够了。”

        龙天傲在酒馆的嘈杂声里问:“好像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状况?”

        赫曼一边喝酒一边说:“差不多是从新玛希城建设期间开始的,到现在这种情况一直存在。”

        龙天傲说:“这种扭曲对你们是有利的。”

        “有利也有弊。”赫曼说,“旧思想是旧社会的粘合剂,不能要求人们马上就接受新制度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文化,我们都需要过渡的过程。对旧世界的人们来说,这种试图将两种世界观拼合起来的理论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改造的现实,但联盟不需要自欺欺人,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它们的影响,以免喧宾夺主。尤其是,解放者没有信仰的自由,他们不能受到这种缝合怪的污染,他们必须是最为纯洁、和最为坚定的一群——”

        他说这一句话的表情,龙天傲即使回到联盟也不时想起。他知道赫曼并不是解放者,虽然他早已具备了申请资格,却似乎由于个人原因始终拒绝进入组织。工业联盟的包容性是它的显著特征之一,赫曼的出身完全不影响他在职业上的发展,甚至还成为他进入职业的契机。拒绝加入也并不意味着赫曼有何不满,实际上,也许是出于某种皈依者心态,曾是贵族子女的赫曼对联盟发展导致的阶层式微不仅毫无同情,反而是乐见其成。

        越是接触,龙天傲觉得工业联盟的人有意思。尤其是“解放者”更有意思。

        赫曼不是“解放者”,不是因为他不够资格,只要他愿意表现出对于联盟统一价值观的完全服从,得到这个身份简直轻而易举。但他只是因为始终不能与过去和解,就坚决拒绝了可能为他带来更多利益的向前一步。而工业联盟也并未因此对他区别对待,至少在龙天傲看来赫曼并没有错过什么重大机遇。

        在赫曼本人及他的解放者同伴身上折射出工业联盟“解放者”组织的奇异特性。不仅在他们口中的“旧世界”中,即使在遗族受了联盟很大帮助建立起来的夏国中,都有不少人将“工业联盟”这个国家表现出来的种种有别常理之处解释为政教合一的特色,在这种理解之下,将“解放者”视为一种信徒组织也就理所当然了。

        虽然每个同解放者接触过的人都不会将他们等同于一般信徒。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信仰的目标与遵从的“教义”同一神教者天差地别,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区别是,解放者的精神世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他们能够很自然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善如流地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

        所以真正的奇迹是,他们既能做到这样的开放,却又能如赫曼等人一样纯粹。正是因为这个组织的存在,无论外界如何编排非议,对工业联盟历次战争的目的如何扭曲,联盟的每一次战争都如术师所言,是正义的、非掠夺的以及解放的。而在战争之外的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也做到了互惠互利,平等相待。

        工业联盟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这一点深刻的感受不仅属于遗族,也将属于汇聚而来的诸国统治者们。

        那座庞然的幻想之城造成的莫大阴影迫使所有中洲世界的国家都行动起来,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没有一个头脑清醒的统治者认为他们能在第二次裂隙之战独善其身,他们急切地寻找盟友和一切可依靠的强大力量。于是在中洲的东方,主要是向着只剩半个的中央帝国和新崛起的联合王国,在西方,则是主要向着工业联盟,无数的王国及地区渴望以它们为中心,建立起可靠的攻守同盟。

        这是现实且正当的诉求,并得到了同样积极的回应。在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下,诸国的代表人物或通过乘船,或者大胆地乘坐飞艇,那座巨大浮空城方才结束它在中洲的旅行,越过远东海峡,就有一千多名各国王侯、教首或地区代表齐聚工业城中。虽然这个数字可能并不到中洲总的政权数目的三分之一,但已经足够令人震撼,就连联盟人自己也为联盟的影响力及号召力感到吃惊。然而细想之下这种局面又是合理的。

        哪怕不论其他,中洲西部也没有别的地方能提供一个适宜的场所,如工业城这般容纳如此数目的各国王侯及宗教领袖共商要事而不显窘迫。除了舒适的居住条件,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不论会场、交通、通讯,还是历史书籍、地区地图、契约法典,不仅供给纸币文墨,还在每个会场配备相应的翻译官和书记官,并有录音机和照相机等种种神奇之物,专人随时可根据他们的需要启用,如此等等。

        工业联盟将招待的工作做得如此体贴,就是为了让这些国家代表能够心无旁骛,裂隙重启在即,各国皆是唇亡齿寒,攻守同盟虽然已无疑确定以工业联盟为主,各邻国间也应当互为臂助。这份用心很少有人感受不到,然而工业联盟越是体贴用心,就越是另一些代表感到不安。

        工业联盟对他们了解得太多、太深了。

        工业联盟的资料同样在各个会场的书架上,任何人都可以取下阅读或者让人帮助自己解读,了解联盟现今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和生产水平,这份诚意无疑也是充足的。然而也许是太过充足了,在一些人身上也产生了与非同一般的效果。

        然后这些因人因国而异的反应通过那些利益交锋的会议表现了出来,就连在撰写报告的龙天傲都有所耳闻。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没改什么东西(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