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威胁(2 / 2)
“什么?”
委员长的脸色立刻就变了,这个切列帕诺夫竟然敢如此无理,难道他真以为自己是软柿子任由他欺负吗?只见委员长很是不悦的大声道:“你告诉他,就算是天大的事情也得等到我开完会后再说,现在就让他在外面等着!”
“是!”
“且慢!”
张道藩不敢怠慢,大声应了一声就要离去,但却被陈诚拦住了。
只见陈诚转头对委员长说道:“委座,切列帕诺夫身为苏联驻华大使,他的一举一动代表的是苏联政府的,既然他这么说了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说,虽然他的话很是无理,但现在乃是非常时期,我们也不宜因小失大,您不如让他来到这里,让他当着我们的面把事情说清楚,您看如何?”
“嗯……这个嘛,也不是不可以。”委员长转念一想,把切列帕诺夫叫到这里来当着众人的面让他把事情说清楚,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堪了,这样也不失为对他啊的一种小小的报复,于是就同意了陈诚的建议。
很快,张道藩就带着一名年约五十,身穿黑色西服,一头银的中年男子来到了会议室。
这个男子自然就是苏联驻华大使切列帕诺夫,刚一来到会议室的切列帕诺夫一看到数十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同时盯着他,饶是他自诩见过了不少大风大浪也不禁被吓了一跳,不过他随即便冷静下来,嘴角甚至还露出了一丝冷笑。他向前走了几步来到距离蒋委员长三米左右的距离停了下来对着蒋委员长点了点头:“委员长阁下,我们又见面了。”
委员长淡淡的说道:“切列帕诺夫大使,我听说你有非常紧急的事情要见我,以至于不惜让我中断一个紧急会议,你能告诉我到底是什么要紧的事吗?”
“当然!”
切列帕诺夫脸上露出气愤之色,大声道:“委员长阁下,就在前两天,贵国的第三集团军对我国的边防部队动了突然袭击,导致我139师遭到重创,洛普舍夫师长也落入了你们手里,我国政府对于贵国的这种作法异常愤慨,斯大林同志已经下令远东方面军全部出动,要为牺牲的上万红军战士报仇,所以特地命令通知贵方!”
看着色厉内荏的切列帕诺夫,委员长铁青着脸冷笑道:“这么说大使先生是代表苏联政府向我国正式宣战啰?”
“呃……这个倒没有。”切列帕诺夫语塞了一下,但随即又态度傲慢的说道:“委员长阁下,我不得不提醒您,虽然贵我两国是盟国,但这并不代表贵国可以肆意对周边邻国进行侵略。鉴于贵国今日对我国动的军事袭击,如果继续展下去我国政府将不得不考虑跟贵国解除盟约,进而向贵国宣战!”
“是吗?”饶是委员长的心里已经有了妥协的想法,但看到切列帕诺夫竟然如此咄咄逼人,三番两次的用宣战来威胁,心里的火气也冒了出来,“切列帕诺夫大使,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是贵国的军队挑衅在先,想要将我国的军队从内蒙边境驱逐出去最后还率先对我国军队开火,我国的军队这才忍不住进行了反击,怎么到了您这里却变成了我们的不是了?难道在贵国政府的眼里,道义这两个字已经变得那么廉价且可以随意抛弃了吗?”
“你……”切列帕诺夫先是一愣,随即有些恼羞成怒的说:“对于是否是我国军队率先开火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所以这个问题可以留待日后再讨论。虽然我国政府已经下令远东方面军向边境集结,但斯大林同志认为不能就这样消除贵我两国的友谊,特地指示我们转告贵国,只要贵国愿意向我国政府道歉,并对相关涉事人员逮捕交给我国政府来审判,那么我国政府可以考虑将已经集结的部队撤回去,免除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切列帕诺夫说完后,整个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切列帕诺夫有些奇怪的望过去,现一些人竟然用看白痴的目光在看着他,心里暗自恼怒的他扭头问蒋委员长道:“委员长阁下,对于我国政府的建议您是怎么看的?”
“切列帕诺夫大使,这就是贵国的最后通牒?”蒋委员长用一种很奇怪的目光看着切列帕诺夫。
“如果您这么理解也不是不可!”切列帕诺夫正色道。
“那好,我们现在就可以回答你,这是不可能的!”蒋委员长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些老牌的列强是怎么想的,明明是你们打了败仗,同时也是你们挑衅在先的,现在竟然还提出了这么一份极具侮辱性质的条件,难道他真的认为华夏人全都是泥捏的吗?
“委员长阁下,您真的就不再考虑一下了吗?”看到蒋委员长想都不想的就拒绝了自己的条件,切列帕诺夫的脸也沉了下来。
“不用考虑了!”蒋委员长不假思索的回答:“只要我还是华夏民国的委员长,我就绝不能同意这么一份如此充满了侮辱性质的条件。也请你转告贵国政府,现在的华夏虽然积弱,但我们绝不会靠出卖尊严来换取苟且偷生的机会!”
切列帕诺夫的脸色变得异常的难看:“好……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再说什么了,只希望您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那我就先告辞了!”
等到切列帕诺夫离开会议室后,蒋委员长重重的一掌拍在了桌子上,眼中露出掩饰不住的怒火,“娘希匹,苏联人欺人太甚。”
蒋委员长此时的心情确实是怒啊,如果他真的答应了这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件,搞不好真要被人给赶下台来,前线的将领明明打了大胜仗,却要被抓起来交给敌人来进行审判,但凡只要智商不是负数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可苏联人的智商是负数吗,不是,原因很简单,因为苏联人太狂妄了,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大半个世纪前攻入北京城的那个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