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拜师、殿试(1 / 2)
这次科举放榜引起了一场震动,毕竟许多公认文采风流的大才子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名次,甚至于名落孙山。
而第一名是个名不见经传之人,而且来自燕云落后之地,这让许多自视甚高的江南文人心生不满。
不少文人都暗地里猜测是不是安王在打击报复。不过因着对弃考一事的处理,安王算是网开一面了,所以这些读书人暂时没好意思直接闹起来。
皇帝倒是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往年只公布前十名的考卷,今年皇帝大笔一挥,将前一百名的试卷都公布了出去。
那些不服气的读书人将这一百份考卷仔仔细细地研读了一遍,不得不承认这次的录取是有规则的,自己没被录取是不符合主考官的风格,并不是被打击报复。
历届主考官喜好不同,录取时就有所侧重,有喜欢华丽文风的,也有喜欢严谨规范文风的,有喜欢浪漫主义的,也有喜欢务实主义的,虽然像安王这般务实的录取风格实在少见,但也不能说是蓄意打压啊。
落榜的举子们没理由闹了,或垂头丧气的返乡读书,或留在京城预备下次再考,下一科总不会还是安王做主考吧。
上榜的举子们则开始兴高采烈的庆祝了,一些交情比较好的新科进士们开始商量着往三位主考官府上递门生帖,登门拜谢恩师了。
宣朝官场上的传统就是考中进士后,拜谢三位主考官的提携之恩,不过分为礼节性的拜访和正式拜师,正式拜师就相当于拜入对方派别了,双方都得慎重考虑。
进士想要正式拜师时,门生帖上就会有所表示,考官若接受了就会回帖让他特殊时间前来。对于师生双方没有达成拜师共识的普通进士,就回帖让他们同一天前来,一起礼节性的行礼拜谢走个过场就是了。
往年不同派别的主考官可能会争夺有前途的门生,今年倒是不用,毕竟都是安王一派的,想拜哪个就拜哪个,若是政见不和一个不拜也没关系。
虽然对于想拜师的人来讲拜安王无疑是最有好处的,闹不好就是下任皇帝的嫡系了。但架不住许多文人年轻气盛有脾气啊,不愿意拜一个粗鲁武将为师,所以选择拜林三爷和齐祭酒的人更多。
拜安王的人有三类,一是官员后代,自然有人能帮他们权衡利弊,选择最佳人选;二是出身燕云的,他们家在安王封地,自然想着多亲多近;三就是那些特别能办实事,可是文章怎么也写不华丽的,换个主考官就可能考不中了,这安王殿下就是知己,是伯乐啊。
宣平让琴韵把那些递门生帖的人都详细调查了一番,重点考察人品,最后拿了厚厚一沓资料来到书房让安王选择,“你看看吧,捡合适的也收几个门生,说不定就能得几个得力心腹呢,机会难得,听说景王嫉妒的在府里摔东西呢。”宣平好笑地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