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皇权和相权(1 / 2)
皇帝回到京城,朝廷运转恢复正常,各部院又开始准备年终收尾,总结汇报。
其他还没什么,只是今年官场变动较多,所以官员考评并没有多少意义,又恰逢太皇太后崩逝,皇帝也没多少心思,直接按往年惯例把这事儿交给了吏部,没再派心腹主理。
京官由吏部考功司进行调查考核;地方官由县、州、府、省逐级考察下属官员,最后由巡抚作最后的考核定级,然后上报吏部,由吏部复核评定。
如今考核结果已经摆到了南书房,皇帝略翻了翻,没发现什么问题,就他了解的官员所得评价来看,考评结果还算客观真实。
不过皇帝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份结果上没有两位丞相的署名或印章,也就是说吏部没有经过丞相直接将结果上奏给了皇帝,但按正常程序,此事须经过丞相这一步的。
皇帝心中有些不悦,下面的官员揣测自己的心意这没什么,毕竟事关他们的前程命运,他们费心思迎合上位者喜好也没错,但皇帝不喜欢他们仅凭借揣测就破坏朝廷的规矩,尤其是他们还猜错了。
皇帝如今在朝堂上过于强势强硬,许多事他压根儿不在乎朝臣的劝谏,一意孤行,反对他的人许多都离开朝堂了。所以吏部赵尚书揣测他是一个十分看重权力、喜欢独裁的皇帝。
而皇权与相权历来容易产生矛盾,相权过大就会制约皇帝的权力,甚至对皇权产生威胁,所以许多皇帝都会想办法削弱相权。
宣朝设立两位丞相的原因也是如此,两位丞相分薄了权力,相互制衡,有利于皇权的稳定。
别说什么当今皇帝一向敬重岳父,礼贤下士,对两位相爷十分尊重,没登上皇位之前的表现全都不做数。
古往今来,多少皇帝夺位时谦虚仁义,登基后却冷血的清算功臣,皇帝的母族、妻族这几千年中可灭了不少,权力面前,亲情什么都不是。
如今朝堂上,对于皇帝的决定,朝臣中少有反对之声,反对之声大多来自于两位丞相,所以赵尚书认为皇帝对两位丞相应该有些厌恶和忌惮,是有意打压两位丞相的,于是他自作聪明地打算当皇帝削弱相权的一把趁手兵器。
可惜当今皇帝不是这种人,他的所作所为还真不是为了加强皇权,他并不追求独裁统治,他抢夺皇位的初衷是为了家国天下,为了给自己、给那些为国牺牲者一个公平公正。
他之所以不顾朝臣反对强势推行新政策,是因为这新政策确实有助于国家发展,而那些反对者大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至于两位丞相有时出言反对他的决定,都是为了国家安定,这俩人老成持重、饱经世故,言行自有道理,有问题说出来谁对就听谁的呗,他是皇帝也不代表就不会犯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