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曹操一生的耻辱(第三更)(1 / 2)

加入书签

很快,那士卒把他也不相信的邺城被围困的消息禀报给了上官,上边的官员也不敢做主,再次禀报了上去。

        如此层层禀报,最终上报到了张燕这边。

        “什么?邺城被围困?”

        张燕的军帐内,张燕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几乎不敢相信道。

        “启禀将军,这个消息是真的。属下还查看过那几个人的公文,确实是尚书令荀戒的印章没错。”站在张燕前边的一个将军说道。

        满脸都是汗水。

        邺城被围,这是多么大的事情啊。能不流汗吗。

        “公文给我看看。”张燕还是不敢相信口楚国距离邺城不下万里之遥,居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围困邺城,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张燕不由说道。

        “诺。”将军应诺了一声,立刻把手上的公文递给了张燕。

        张燕打开公文后,顿时知道这确实是真的了。不仅是印章对,连荀彧的笔记也是对的。

        邺城被围困,到了现在张燕仍然不敢相信。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他也不敢耽搁了。要知道邺城内不仅有很多曹魏精英,连曹操的家眷大半也在邺城,若是失去了邺城口谁知道曹操会怎么样。

        “备马。我要去见君土。”张燕道了一声,立刻起身走了出去,当然,张燕也没忘带土公文。片刻后,亲兵牵来了战马,张燕跨坐上后,在这曹魏大营中驰骋了起来。

        因为速度很快,张燕不久后就到达了中军大帐外边。

        这个时候,曹操还在与贾诩说话,刚刚在心中下定决心过些日子就退兵。

        听到大帐外边忽然响起了马蹄声,曹操先是一怒,军营重地,到底是谁在驰骋。但随即,却又是觉得心惊肉跳了起来。

        军营重地,策马驰骋,不是大事,不会如此。

        当曹操看到张燕匆匆走进来后,心中更是如此。

        “君上,荀彧大人的急报。邺城被楚军围困,请君土派遣虎豹骑往邺城救援。”张燕双手举着公文,下拜道。

        这个消息太大了,张燕也怕殃及池鱼,没敢抬起头来。

        “什么门”曹操只觉得如司被晴天霹雳劈中一般,整个人颤抖不已,脑子里一片昏暗,几乎昏厥。

        邺城,邺城居然被围困。这天底下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曹操已经意识到阴谋诡计了,曾经想过西方马腾,韩遂被破,想过辽东公孙康,乌桓人起兵,但就是没有想到过邺城会被围困。

        因为南方楚国现在被他压制,至少是不可能出兵的。而西方的马腾,韩遂也不可能越过许都就直接进攻邺城,北方的公函康,乌桓人也不可能绕过张辽进攻邺城。

        邺城被攻击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为什么现在有消息说,邺城被围困?

        曹操几欲昏厥,脑袋更是一团浆糊,他想不明白了。

        “君上保重。”贾诩见曹操那颤抖,几乎坐不住的摸样,也是心境不巳,赶紧起身扶住了曹操。

        伸出手拍打曹操后辈帮助顺气。

        不过,就算是这样,曹操还是经过许久后,才顺过气了。继续喘息了一阵后,曹操猛的抬起头,用鹰一样的眼神看着张燕,冷声说道:“公文过来。”

        “诺。”张燕虽然低着头,但仍然能感觉到曹操眼中的冰冷,这个铁打的汉子忍不住微微一颤,低声应诺了一声,把公文递给了曹操。

        曹操接过了公文后,立刻翻看了起来。

        上边确实是荀或的亲笔信,并且还有荀彧的猜测,可能是从海土来的。并且,寇封战马多的事情,也似乎能够得到答案了。

        当初是公函康辎重了寇封能够在海上航行的海船,以及一批战马。才使得寇刿的楚国现在如此强大,并且甚至能够进行远洋进攻。

        直接越过徐州等中原腹地,进攻河北。幸好的是现在寇封的海军规模还不是很大,仍然是以陆军为主,否则若是派遣十万大军北上,他的河北就乱套了。

        曹操在刚接到消息的时候,确实是几欲昏厥,但是现在却已经恢复了几分清明。并且开始冷静的分析了。

        不过。这一切暂时都不重要了。不管楚军是不是从海上来的,以后该如何建立海防,以及更长远的,该怎么找公羽康算账。

        都不是现在曹操要考虑的事情,他现在要考虑的事情就是要亲自率领虎豹骑往邺城救援。

        邺城不仅是曹操的都城,拥有一大批曹魏的精英。还是曹操的家,他的十几个儿子,无数姬妾都在。

        另外,还有很多曹氏,夏侯氏宗族。

        是整个曹魏的心脏,若是被攻破,若是失去了那么多的儿子,大臣,宗族。连曹操都不知道该怎么善后了。

        “立刻召集虎豹骑孤要亲自率军回到北方口……”冷静下来后,曹操立刻下令道。

        “但是君上,如今大军在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